1、判断题 下表为“马歇尔计划资金分配比”(截至1951年),这反映出马歇尔计划的主旨是( )
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
| 购买粮食、饲料及农业生产资料
| 输入机械设备、车辆等重工业产品
| 购买 燃料
| 其他
|
26%
| 24%
| 15%
| 12%
| 23%
|
A.向西欧倾销剩余商品
B.注重西欧工农业生产的恢复
C.稳定欧洲的社会秩序
D.扶植并控制西欧国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根据表格获取信息和分析理解能力。马歇尔计划资金分配在重工业方面少,结合马歇尔计划属于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及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目的可以得出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两极格局受到冲击的因素是
[? ]
A.第二世界力量弱小
B.联合国软弱
C.美苏力量均势
D.多极化逐步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丘吉尔曾在一次演说^91考试网开攻击苏联“扩张”,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他发表这一演说应在20世纪
A.20年代
B.30年代
C.40年代
D.50年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二战结束后,随着法西斯国家的败亡,苏联与美英的矛盾激化,丘吉尔于1946年发表“铁幕”演说,发出“冷战”的信号,因此选C。
点评: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主张遏制苏联,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科尔……担任(联邦德国和德国)总理长达16年,……影响甚巨,被舆论界称为纪念碑式的人物。……可以与‘铁血宰相’俾斯麦媲美,是20世纪重要的历史人物。”(摘自《环球时报》2000年01月14日)科尔之所以会被称为“可以与‘铁血宰相’俾斯麦媲美”的“纪念碑式的人物”主要是因为他在任内?(?)
A.德国修建了柏林墙
B.德国参加了北约
C.德国重新统一
D.柏林危机得以解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科尔担任总理期间,实现了东西德的统一。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集中反映了?(?)
A.苏共党内尖锐矛盾
B.苏联境内各民族间的矛盾
C.各加盟共和国与中央的矛盾
D.苏联复杂的阶级矛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八一九事件,是当时苏联政府的一些官员企图废除总统戈尔巴乔夫并取得对苏联的控制,政变领导人是苏联共产党强硬成员。由此可以看出,其中并不涉及B.苏联境内各民族间的矛盾C.各加盟共和国与中央的矛盾? D.苏联复杂的阶级矛盾。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对于八一九事件的认识。又称“苏联政变”、“八月政变”,是指1991年8月19日至8月21日在苏联发生的一次政变,当时苏联政府的一些官员企图废除总统戈尔巴乔夫并取得对苏联的控制,政变领导人是苏联共产党强硬成员。他们相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计划太过分,并认为他正商议签订的新联盟条约过于分散权力给与众共和国。虽然此次政变在短短三天内便瓦解,并且戈尔巴乔夫恢复权力,此事件粉碎了戈尔巴乔夫对苏联可至少在一较松散体制下维持一体的希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