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巩固(2018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用、节葬。王阳明的“心学”主要强调,“知行合一”“心即理”的观念。智者学派的核心主张是“人是万物的尺度”。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综上所述,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参考答案:(1)?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统一;?仁政学说不适合统治者的需求(3分)(答出1点2分,共3分) 本题解析:(1)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回答”。所以由材料一中的“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可知原因有两个,即?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统一;?仁政学说不适合统治者的需求。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代表人物与学派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王夫之设计了“环相为治”的机制:由宰相任免谏官,天子任免宰相;宰相对天子负责,谏官对宰相负责,天子受谏官监督并接受其批评。下列对这一机制分析不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由宰相任免谏官”、“谏官对宰相负责,天子受谏官监督并接受其批评”可以看出A项正确;从“天子任免宰相”、“宰相对天子负责”可以看出决策权仍在天子手中,实质还是君主专制,所以B、D正确,C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王夫之。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20分)国家观念的核心是国家权力的归属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以伦理为基础的国家观,由皇权神授推衍出“朕即国家”,而国家(统治者)是家长,被统治者是子民,“家长”对“子民”理论上具有无限的管理权与责任。……在这种理论结构中,每个人都存在于严密的“三纲五常”之中。君主的权力来自“神授”,因此其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个体”无条件地受其宰控,没有个性,更没有自由。
——雷颐《中国近代国家观念变迁与反传统思想源流》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国家观”形成的原因。(6分)
材料二 在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志士们批判旧的国家观念,介绍西方新观念。他们认为西方之所以民富国强,关键在其兴民权、开议院,人人有自由之权,国事决于公论。
——雷颐《清朝灭亡源自对现代性的无知》
(2)比较材料一、二“国家观”的主要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国家观”的时代意义。(8分)
材料三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才激起了我们的全面抗御、同仇敌忾的精神,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生则同生,死则同死;存则同存,亡则同亡,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晏阳初《农民抗战的发动》(1937年10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揭开“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的原因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
(1)原因:小农经济;宗法观念;儒家思想;君主专制制度。(答出其中三条6分)
(2)区别:材料一认为国家主权在君,材料二认为国家主权在民。(4分)
时代意义:否定君主专制制度;思想启蒙。(4分)
(3)原因:日本侵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6分)
本题解析:(1)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一关键信息“以伦理为基础的国家观”、“国家(统治者)是家长,被统治者是子民”、“每个人都存在于严密的‘三纲五常’之中”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归纳、概括得出材料一“国家观”形成的相关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A.经济形态上,小农经济的封闭落后性特征;B.思想上文化上,宗法观念以及儒家封建论理纲常的束缚等;C.政治制度上,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等。
(2)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二关键信息“批判旧的国家观念”、“关键在其兴民权、开议院”、“人人有自由之权,国事决于公论”等,再比照材料一的“国家观”,不难直接判断得出两则材料关于“国家观”的区别,最为本质的区别在于:材料一认为国家主权在于君,国家是“家天下”,材料二认为国家主权在于民,“天下为公”。结合近代中国“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史实,可知,毋容置疑,材料二的“国家观”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A.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有利于推动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B.有利于“西学东渐”局面的壮大,开启了民智,促进了国人思想的解放等。
(3)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三关键信息“敌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归纳、概括得出,题干“揭开‘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的原因,主要体现在:A.日本的疯狂侵略,促使国人意识到国家的重要性,而且国家不是“家天下”;B.日本的疯狂侵略,促使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C.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建以及两党合作抗日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宗法制度及其影响;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形态;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及影响;国家观·古代中国“国家观”与近代中国“国家观”(课标外)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