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王国。”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
A.国王的地位未发生实质变化
B.议会和国王的地位实质上平等
C.国王和议会地位发生了质变
D.议会的地位未发生质的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革命前后议会与国王权力变化问题。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实行的专制统治下,王权大于议会权力,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权力增加。故选C。ABD明显错误。
考点:英国制度创新
点评:通过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国家主权的转移,革命前,国王掌握国家主权,革命后,成了议会主权。其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发展的历程也需要把握。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认为民主政治有“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原则民主指的是一种把民主当作自由和平等这两大人类核心价值的体现而加以赞美的态度。程序民主指的则是一种把民主当作治理人类社会的最好手段来予以认同的态度。根据上述观点,美国《1787年宪法》应该是
A.更集中体现原则民主
B.更集中体现程序民主
C.原则民主高于程序民主
D.既非原则民主也非程序民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因此该宪法更集中体现程序民主。答案为B项。
考点:近代代议制
点评:通过对新课改地区近三年高考试题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本单元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专题。本单元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特征,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特点、1787年宪法的内容与作用,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及政体特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历程等。相对而言,较多地侧重考查近代英美两国的政治制度,德意志帝国的代议制虽然从形式上看也属于民主制,但与其他国家差别很大,也往往会成为重要的命题区域,对此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的,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以下实践最能体现潘恩学说的是( )
A.邦联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的,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表明潘恩反对君主政体,D排除,AB是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也与题干不符,共和制下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而非世袭,因此符合题意。
考点:美国政治制度
点评:1787年宪法进一步巩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使美国由此形成了总统制、联邦制和共和制相混合的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首脑中对议会负责的是
①英国首相 ②美国总统 ③法国总统 ④德意志帝国宰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美国总统不对国会负责,德意志帝国宰相只对德意志皇帝负责。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 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这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
A.分权制衡原则
B.民主原则
C.联邦制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总统的权力受到了议会的制约,这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故答案选择A项。
考点:本题考查美国共和政体下的三权分立制。
点评:美国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家,在国际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考点不仅仅是重点问题,也是一个热点问题,高考命题的角度主要集中在:(1)从大国崛起的角度看,认识美国民主共和制建立和巩固对于美国崛起的重要意义,理解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从全球史观来看,美国建立共和政体时,君主制在整个世界占有绝对优势,由此,理解美国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的世界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