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布:“人是生而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妨害了这种目的时,人民有权利去改变它,或者废除它。”在《独立宣言》的激励下,美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英国殖民统治者。1787年制宪会议在临时首都费城召开。参加制宪会议的55名代表都是有产者,其中奴隶主15人,没有劳动人民的代表。经过3个多月的激烈争论,北部工商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达成妥协,共同制订出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而互相制约。但没有制订有关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的条款,宪法第六条也规定本宪法实施之前的债务,将继续有效。
在宪法制订前美国许多州法都明确规定人权条款。而美国1787年宪法却没有这样做,引起社会广泛不满,不少城市举行了一系列的集会和抗议活动。1789年7月法国爆发大革命,极大地震撼了美国,美国国会于1789年9月通过麦迪逊提出的宪法第1—10条修正案。这个被称为“人权修正案”的法案规定了以下内容:人民有宗教信仰自由,有言论、集会、出版、请愿等权利。还规定不得任意侵犯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摘编自张大华《美国人权状况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独立宣言》与1787年宪法在人权方面的不同及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89年美国宪法修正案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意义。(7分)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第五十三条?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上册
回答:(1)上述材料出自何处?(1分)其本质是什么?(1分)
(2)材料中“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1分)统治权力的分工又体现了什么思想?(1分)
(3)材料中的哪些内容是旨在限制袁世凯的权力?(2分)
(4)材料中“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什么进步意义?(2分)但它又隐瞒了什么本质问题?(1分)
3、判断题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 )
A.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
B.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C.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D.直接目的在于加速清王朝的灭亡
4、选择题 某校展开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以下是一位同学针对“近代西方代议制”这一内容自制的一张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有
A.1处
B.2处
C.3初
D.4初
5、判断题 阿奎那“君权神圣”思想的内容不包括
[? ]
A.国家是上帝的产物
B.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
C.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
D.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