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帝设置台湾府的相同作用是?
A.驱逐了殖民势力
B.加强了边疆管理
C.维护了国家主权
D.巩固了清朝海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宪政建设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其中对美国国会的介绍最为详细。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1911 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

材料四:“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宪法了解相对落后的原因。(从材料中概括)(4分)
(2)如何理解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3分)
(3)图一中1912年成立的临时参议院为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颁布了什么文件?(2分) 结合图一、图二说明当时中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什么?(1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即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的成就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20分)
(1)宪法较抽象;宪法约束君权。(4分)
(2)因为依据《临时约法》,中国确立了美国式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但袁世凯篡权后,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的专制独裁统治时期,民主共和徒有其表。(3分)?
(3)举措: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 焦点: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1分)
(4)颁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分)答对三点即可。
(5)追求民主宪政首先必须实现民族独立;中国的宪政建设必须符合中国国情,不必照搬西方模式;中国民主宪政之路曲折艰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人民享有真正的民主;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人民民主政治。(4分,答对2点即可得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宝玉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红楼梦》是清初的小说,当时是理学和心学占统治地位,所以四书五经是占主流地位的,故选A。孔子权威被动摇是在近代新文化运动时期,故排除B;C与题意无关,材料中根本没有提到有关“弃儒从商”的内容,故排除C;D错在了反映宋代生活,也应排除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其试播节目中不可能有的是?(?)
A.有关“大跃进”运动的宣传
B.介绍会议和报刊上关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讨论的情况
C.全国唱响“打造我国先进工业国”口号
D.全国粮棉严重减产情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古代历史上“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在什么时期?在思想学术发展史上有何影响? 10分
参考答案:中国古代历史上“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上的自由争论促进了思想学术的发展,春秋战国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时期,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