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
[? ]
A.全面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
B.废弃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D.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2、判断题 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 ]
A.借鉴资本主义市场
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判断题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这说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B.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已经改变
C.农业发展需要更新经营方式
D.农民会因此失去土地承包权
4、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足?
①“工农武装割据” ?②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
③对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④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1984年2月,邓小平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某些政策”主要适用于 ( )
A.特区立法
B.招商引资
C.机构设置
D.关税协定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