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为64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1.3%,比1952年增长84%。其中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5.5%,现代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1.6%。这说明( )
A.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党和政府不重视农业的发展
C.我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D.“一五”计划得到了有效执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材料未体现A、B两项的相关信息,排除。1956年,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排除C项。由材料中工业总产值的增长情况看,“一五”计划得到了有效执行。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表后,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地区
| 工厂数
| 地区
| 工厂数
|
江苏
| 155
| 京津
| 455
|
浙江
| 42
| 山东
| 31
|
福建
| 20
| 奉天
| 19
|
广东
| 33
| 湖北
| 19
|
?
A.民族工业布局极不合理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缺乏资本原始积累
C.民族工业比例失调
D.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压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表格中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京津和江苏地区的工厂占了大多数,而其他地区则寥寥可数,可以推断“布局不合理”。资本原始积累指资本家获得第一桶金子来创办工厂;工业比例指重工业轻工业的比例;其他选项在材料中都体现不出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定》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核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A是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内容,B是十四大的内容,C是十三大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对这个故事,苏格拉底会说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人生而平等”
D.“人民主权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主要的意思是没有人自愿作恶,作恶只是出于无知,所以材料体现了知识即美德。故选B。A项是智者学派普罗塔格拉的主张;CD项是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的主张,因此ACD均不符合题意。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苏拉格底的哲学观点和主要的影响。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人自己,强调人的价值,同时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的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智者学派的纠正。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智者学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共领导人曾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已。”“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解放后的中国建立工业基础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为此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一边倒”
B.“求同存异”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