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巩固(2018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有利于扩大疆域巩固统治,但是后来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消弱周天子的权威,所以本题选B,A、C、D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是否定题。夏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一般认为其创立者是大禹,所以A正确;西周实行了分封制,所以B正确;隋唐时期实行了三省六部制,所以C正确;但是在明朝时已经废除了丞相制度,不可能到了清代还存在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所以D不符合史实,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内阁与清朝军机处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2分)古代都城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形成的都城文明堪称中华文明的缩影。
比较唐朝长安平面图与北宋东京平面图,提取两项有关唐宋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参考答案:(12分)(答出两种即可,按各自的“信息”和“说明”赋分)
示例一:信息:唐朝长安城市格局规范整齐(或讲究垂直对称等),而北宋东京城市布局则不十分规范整齐(或不讲究方正规划)。(3分)说明:北宋都城布局是依据河流流向而规划的(或城市格局根据河流流向而形成)。(3分)
示例二:信息:唐朝坊与市分开,商业区固定在特定区域,而北宋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或北宋的坊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3分)说明:北宋商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3分)
示例三:信息:唐朝长安城市布局以政治、军事因素为主(或突出政治、军事的功能),商业功能并不突出,而北宋东京的商业、文化功能更突出。(3分)说明: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流行,出现了娱乐的瓦肆、夜市、商业区。(3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主要是考查中国古代城市的变迁,中国古代城市的变迁的角度是非常多的,但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抓住主流角度,例如,可以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军事功能的变迁来回答,也可以从“坊与市”的关系的角度来进行解答,切忌角度混乱,一定要抓住主流角度。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朝长安、北宋东京;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政治、军事的功能增强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周武王主张实行分封制,而秦朝时李斯坚决反对实行分封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最恰当的评价是
A.都是片面的
B.都是相对进步的
C.都阻碍了历史进步
D.有利于封建统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相对于商朝的内外服制度是进步的,秦朝实行郡县制,否定分封制,也是进步的,相对于前一个制度都是进步的。故选B。A项说法错误,对此问题的评价不能用是否片面来分析;C项说法错误,在初期它们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D项说法错误,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制度。
考点:分封制与郡县制
点评: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要加强中央集权。此外,古代的地方行政体制发展演变的过程学生需要准确把握: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到了元代是实行行省制。同时,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也不断的完善。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隋唐开始,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理想的途径是
A.建立军功
B.弃农经商
C.参加科举考试
D.依靠门第出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有才学的中小地主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来当上公卿大官。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