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按照目前情况,中国是不适宜于有一个像美利坚共和国那样完全不同的、新形式的政府的。中国人民的气质和环境将需要至少30年的变异和同化,才能使他们适合于建立共和国……今之中国,已成所谓共和,然而隆古教化,所谓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贞,国人以信诸成训,岂遂可以违反,而有他道之从?
——《严复集》
材料二?临时政府成立以后举行的国会选举中,首次出现了政党竞选国会的现象。这本是民主政治中极为正常的现象,然而在当时却遭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抨击,冯国璋等人通电声称:“只知有国,不知有党。只问乱不乱,不问党不党。”除了粱启超等极少数人外,绝大多数人将政党竞选视为“朋党之争”,完全无视其民主意义。在正式宪法起草以前和起草期间,不少人都反对任命总理和国务员须由国会认可,认为《临时约法》规定的任命总理同意权是同盟会对袁世凯的防范政策,并非共和政治所必需。
(1)材料一中严复认为“共和国”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国民素质与民主政治推进之间的关系。(4分)
2、判断题 《二程遗书》载:“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所反映的思想内涵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心即理也
3、判断题 “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浩叹由衷。”该对联评价的人物参与的活动不包括: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共一大召开
D.国民大革命
4、判断题 用史实说明1956-1966年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出现的正确与失误两种倾向,并分析出现失误的原因。
5、判断题 中国政府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问题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