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试题巩固(2018年最新版)(三)
2、选择题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 ) |
3、选择题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阐述正确的是( )
A.他到浮梁买茶时顺便欣赏杂剧
B.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
C.经商使其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D.“海禁政策”限制他往海外贩茶
4、综合题 (2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6分)
材料二: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
5、选择题 封建社会中皇帝是地主阶级的总代表,大多数皇帝对地主兼并农民的土地持( )
A.限制态度
B.支持态度
C.放任态度
D.带头兼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现代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