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是中国国家邮政局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发行的纪念邮票“欢庆”,表达了国家对香港回归后的赞扬。“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取得重大成功,主要在于它符合
①社会主义原则②祖国统一原则③实事求是原则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原则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2、判断题 毛泽东在1949年致宋庆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以下关于当时孙中山遗志即将实现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势力,取得民族独立
B.建立新民主政权,保障民主权利
C.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生幸福
D.扫除现代化发展障碍,迈向民族振兴
3、判断题 山东某地进行“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用对手机用户发送短信的形式进行了宣传。下列语句不可能出现在手机信息中的是
[? ]
A.共同团结奋斗
B.共同繁荣发展
C.民族平等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4、判断题 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B.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C.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③推进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D.①三大战役取得胜利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推进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5、判断题 阅读下列中外历史上法制建设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材料三 “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四 “法制”就是法律制度……而“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ofLaw),法律至上,标志着民主政治。“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材料一与材料二中“法”的职能有什么区别?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罗马法”在近代世界“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四有哪些共同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为什么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举一个中国现代史的史实论证材料四中“民治”这一观点,指出20世纪末中国提出的“民治”目标,并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自己对“法治”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