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而继续存在,并须在一切必要的地方设立地方组织,其名称可沿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
材料二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认真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国家中心工作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能,积极通过提案建言献策。截至2008年3月9日下午2时,提案审查委员会共收到提案4772件,参与提案的委员1992人,占委员总数的89.1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材料三 我们中国从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来看,主要是选举民主加协商民主。协商民主的出现,确实考虑到选举民主的不足……西方民主主要是选举民主,英国著名的哲学家说,选举的时候公民是主人,选完了以后公民是奴隶。协商民主的特点首先是由不同的利益集团,包括各种政党、民族、宗教,可以通过协商形成共识。协商民主还有一个好处,选举前可以协商,选举中可以协商,选举完以后还可以协商。
……协商民主的主要意义是能够保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保证各个阶层、各种民族、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和各个政党,都能通过这种形式参政议政。协商民主在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民主形式,同时又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的一种民主形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归纳我国协商民主政治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应该是
①《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②叶剑英主张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③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④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一国两制”构想: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③④②
D、①②③④
3、判断题 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
4、选择题 “文革”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连”,以下关于文革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
A.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
B.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
C.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
D.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
5、判断题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A.中国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抗美援朝取得伟大胜利
D.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