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诸葛忆兵教授在《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
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处
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
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
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军机处是清朝设立,是皇帝的专政工具,不能称其为宰辅制度,排除A 项;六部是三省中尚书省的下属机构,从属于三省制,排除 B、C 两项。秦汉的三公制、隋唐的三省制及明清的内阁制(阁臣是皇帝的顾问和辅政人员),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枢机构的演变历程,体现了宰辅制度的三个发展阶段。 故选D。
考点: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点评: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的主要内容有秦朝设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隋唐时设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的军机处等。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发展趋势:皇权在不断地加强,相权在不断地削弱以至于到了明代废除丞相制度。与此类似的知识点如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如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元代实行行省制等也是考试的重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了秦律,严刑酷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法律制度、选拔和考核官吏制度等。秦始皇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总揽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其地位不可逾越。皇帝制度是这一制度的核心,皇权至高无上,可以左右一切制度。故选A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时建立,历朝不断的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两大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总的趋势是中央集权和皇权不断地加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内容需要掌握。各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措施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的是
①设置刺史
②颁布推恩令
③设置节度使
④设置通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①秦汉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1787年宪法》(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秦汉郡县制下地方行政长官都由中央任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④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这两项都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②《十二铜表法》调整了罗马共和国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维护奴隶主的统治;③英国《权利法案》目的是限制国王的权力。这两项都没有体现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故选B。
考点:古今中外对地方的管理制度
点评:中国古代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主要有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等,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和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秦朝丞相李斯曾担任过廷尉一职,该职务的智能主要是
A.掌管宫廷建筑工程
B.统辖卫士,卫护宫门
C.管理刑狱、司法
D.总管宫廷警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为将作少府的职责,B、D为卫尉职责。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