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8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本题的关键词为“自然本性”。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固有的善良。ABD三项中人物都强调伦理道德,但没有强调源于人之自然本性。所以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与其“贵贱有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政治上,孔子主张“贵贱有序”,强调了尊卑贵贱的社会等级秩序。而教育上却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不分社会等级,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ACD项是孔子教育思想,但不符题意,B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结合所学诸子百家思想相关知识,解读题干材料,甲的“以德教化”体现的是儒家的德治思想;乙的“严格惩罚”体现的是法家的严刑酷法的思想;丙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体现的是道家“无为”,顺其自然的特点。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其余BC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出自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荀子思想的理解。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出处:《荀子.劝学》。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