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改革、趋时更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保持活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中国与苏联都加快了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的步伐,但两国的改革策略与结果却有很大差异。当前,中国的改革正是要借鉴和吸取苏联改革的经验教训,总结自己的经验,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
请回答: ?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在处理经济与政治改革的关系上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在这一决策指导下,确立了哪些新的经济、政治体制(或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是如何处理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关系的?他推行的政治改革与中国的政治改革有哪些根本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苏两国改革策略不同,其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异。试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加以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制度: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代企业制度;对外开放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制度:农村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一国两制”制度。
(2)先进行经济改革,后转向政治改革,并把政治改革当作重点。不同:戈尔巴乔夫改革放弃了党的领导;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马列主义。
(3)中国:加强了党的领导,民族大团结,国家统一大业取得重大成就,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苏联:苏共解散,民族矛盾激化,国家解体,经济恶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重要思想是指( ? )
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
③是否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内在要求;④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观察下列宣传画,其中反映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国情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革命。下列关于80年代改革说法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农村包产到户责任制迅速推广,人民公社体制也在全国逐步废除
B.外交上由中苏为主的双边外交向多边外交转变
C.城市也进行了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中心环节的改革
D.邓小平着手对党和国家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进行改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史实的再认和再现能力。依据所学知A、C、D三项的描述均符合史实,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关于改革的说法,B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1978年安徽省小岗生产队签订的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图二 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图三1983年重庆开始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无法处理)

图四1989年7月1日《人民日报》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报道
材料二 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开支与家庭消费支出总额之比,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材料三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材料四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请回答:
(1)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结合材料一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从群众自发到中央肯定、推动;从试点到推广;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
(2)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民主政治恢复并逐步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