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7年,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突然提出苏联人均肉类产量在1960~1961年赶上美国。州委第一书记拉季奥诺夫提出本州在1959年一年内出售给国家的肉类数量增加二倍,深受赞赏。1959年底拉以弄虚作假手段宣告“完成”指标,不久骗局被揭穿,自杀身亡。这表明?
A.赫鲁晓夫根本性的变革造成了“浮夸风”
B.赫鲁晓夫的超越计划是不现实的
C.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柜架
D.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赶超计划严重脱离苏联实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在50年代,可以排除CD项,赫鲁晓夫改革没有根本性的触及斯大林模式,所以A错误,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稳定政局,与美国争霸
B.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C.苏联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
D.政权易手,调整对外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在农村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是
A.广东、福建
B.安徽、四川
C.四川、浙江
D.安徽、江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其答案在教材中表述明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关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能体现赫鲁晓夫“蛮干”的选项是
[? ]
A.在苏共二十大上对斯大林的批判
B.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强行开展大面积种植玉米运动
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
A.没有从根本上改革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B.对外扩张使国家陷入困境
C.个人专断,政治生活僵化?
D.批判斯大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