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历史上两伊宿怨很深。两国共同边界1280公里,南段以阿拉伯河为界,两岸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两国的重要石油基地和油港都集中于此。阿拉伯河是伊拉克的唯一出海口,也是伊朗油船的通道。长期以来,两国一直在争夺这一水道。在阿拉伯河伊朗一侧的胡齐斯坦省居住为200多万阿拉伯人,他们争取民族平等和自治的斗争受到伊拉克的支持。而在伊拉克一侧与伊朗交界的各省聚居着什叶派穆斯林,他们又受到伊朗的支持。在北部地区,两伊境内都有库尔德人,他们的反政府活动又分别受到对方政府的支持,这也加剧了两伊的对立。
材料二:在双方“袭船战”中,航行于海湾的各国油轮共546艘被击中,420名船员丧生。战争使双方的综合国力受到很大削弱,客观上削弱了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的势头,推迟了中东地区主要热点问题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进程,刺激了中东地区各国对地地导弹、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兵器的追求,引起新的军备竞赛。伊拉克在这场竞赛中略占上风,以至很快忘却战争教训,停火两年后贸然武装入侵科威特,酿成规模空前、给伊拉克带来灾难性打击的海湾战争。
根据美国《时代》周刊提供的数字,日本从海湾地区进口的石油占其国内石油消费量的64%,法国占35%,美国占21%,意大利占32%,英国占14%,德国占15%。两伊战争开始后,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美国一些报刊曾发表评论说,如果战争再拖下去“纽约夜晚的灯火将不会那么明亮。”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6分)
(2)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两伊战争给中东地区局势和世界带来的消极影响。(9分)
参考答案:(1)(6分)原因:宗教教派分歧;民族问题;经济利益(石油资源);大国干预。(答到3点即可得6分)
(2)(9分)影响:中东:中东国家分裂;阿拉伯国家矛盾激化,给这一地区增加了新的不稳定因素;推迟了中东和平进程。(答到3点得5分)
世界:大国趁机插手中东事务,此地区更加动荡不安;石油价格上涨,不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实的分析、归纳能力。第(1)题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即可。第(2)题可主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 本题考查两伊战争的原因和影响。第(1)问,从材料信 息和所学知识两个角度分析两伊战争的原因;第(2)问,从对中东地 区和世界的影响两个方面回答, 答案来源包括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两 个方面。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3年3月1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夜,著名的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伦敦《金融时报》发表《欧洲的力量太强大不能忽略之》的文章,指出,“忽略法德且把他们指责为老欧洲是美国策略上和事实上的一个错误”。“法德代表的恰恰是新欧洲,因为从1870年到1945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而法德轴心共同推动的欧洲整合,一直到现在对整个欧洲都有强大的吸引力。”
材料二:欧洲世界千余年来纷争不已,但今天的欧洲内部很难设想还会发生大规模战争,其中的原因恐怕就与欧洲人从战争中学习到了反对战争的观念和方法有关。
请回答:
(1)列举“1870年到1945年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并分别说明其发生的主要原因。
(2)“法德轴心共同推动的欧洲整合”所指何事?试指出其进步意义。
(3)就近代以来法德之间关系的历史变化谈谈你对处理国际关系取向的基本认识。
参考答案:
(1)1870年普法战争,因为德意志统一妨碍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两大军事集团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因为德国法西斯的疯狂侵略扩张。
(2)欧洲一体化进程。促进了相关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欧洲和世界和平与繁荣。
(3)战争、对抗必然两败俱伤;和平、合作才能共享繁荣。
本题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原因。第(2)问要从“法德整合”角度分析二战后法德联合进而发展到欧洲联盟。意义部分从对欧洲和世界角度分析。第(3)问涉及法德关系从宿敌到联盟及其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二次大战后,南北朝鲜的分裂是由于
A.日本法西斯对朝鲜分而治之的结果
B.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的规定
C.南北朝鲜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
D.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进驻朝鲜的分界线造成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此题,追究南北朝鲜分裂的根源,朝鲜半岛分裂的是二战后美苏对朝鲜半岛实行分区进驻造成的,美军进驻南朝鲜,在其支持下成立了资本主义国家韩国,北部由苏军进驻,在苏联支持下成立社会主义国家朝鲜,这时日本已经被赶跑,A不对,两个国家成立后,才造成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1953年签订停战协定,再次确立了这种分裂状态,所以B、C两项都不是南北朝鲜分裂的原因而是结果,答案为D。
考点:朝鲜战争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需要较高水平的分析理解能力,特别要注意哪项是分裂的原因,哪些项是分裂的结果。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为了不使局势失控,美苏领导人通过“热线”多次磋商,分别向自己的盟友施加压力。苏联没有按战前的承诺继续向埃及提供武器。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拒不归还新占领的土地。是发生哪次战争之后( ? )
A.巴勒斯坦战争
B.苏伊士运河战争
C.六日战争
D.十月战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1988年8月,伊朗接受联合国决议,两伊终于实现了停火。8年的战争中,两伊约有200万人伤亡,经济损失高达9000亿美元,仅军费开支一项,双方共耗费2000多亿美元,两伊的石油工业均遭到建国以来的最大的破坏。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选修3》
材料2: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地面部队的人均物资消耗为200多千克,航母编队的物资消耗人均为1.1—1.38吨,美军共消耗各类物资1.7余万种3000多万吨,几乎等于上千万人的苏联军队在4年卫国战争中物资消耗总量6600万吨的一半,多国部队在战争中共化掉600多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就连美国也无力独立承担这笔费用。
(1)从材料中的数据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2)战争对交战双方的消耗都很大,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还要发动这样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参考答案:(1)战争的惨烈,造成人员的伤亡;战争的破坏性大,损失惨重;通过战争手段解决国际矛盾,得不偿失。(2)理由:①打击伊拉克的侵略行为,维护海湾的地区的和平与稳定②控制海湾地区的石油资源,控制西方国家的经济命脉,巩固美国在西方国家的领导地位③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中东新秩序,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④提高美国的国际地位,维护其领袖地位。
本题解析:现代战争与传统战争的最大的区别就是消耗大但人员伤亡小。主要是以打击设施为主要手段来迫使对方屈服投降,同时高科技的战争也使得战争的思路更加清晰明朗。在海湾战争中,美国运用大量的先进武器和技术把伤亡下降到最低限度,通过让多国承担战争费用的形式减轻了负担,可以说战争美国巩固了领袖地位而其他国家却付出很多代价。现代化的战争必须有现代化的国防事业是现代战争尤其是海湾战争给世界各国带来的最重要的信息,从而加速了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解决本题时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教材能力、领悟知识信息的能力和课外知识阅读的能力,即课堂知识的延伸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