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72年2月1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稍后的3月6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封面上,设计者将画面切割成五块——尼克松与毛、周的会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演出顺次罗列其上。在设计者看来

A.尼克松的访华具有跨时代意义
B.尼克松与毛、周成为政治挚友
C.中美是可以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的
D.中美终于打破坚冰实现建交夙愿
2、判断题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语,而不同的流行语则作为社会一根敏感的神经,反映出社会的变化。下列流行语
按时间先后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毛主席著作,一天不读问题多,两天不读走下坡,三天不读没法活?
②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③俯卧撑、很傻很天真
④社会主义工业化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
3、判断题 服饰是社会变迁的特殊载体,对下表理解最准确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50年服装发展简表
时间
| 服装的主要颜色和用料
| 主要服装
| 特点变化
|
温馨的50年代
| 蓝、灰、黑、土布
| 列宁装、布拉吉
| ?
|
革命的60年代
| 绿、卡其布
| 军装
| 以加工布料为主的衣着消费
|
初醒的70年代
| 颜色搭配有对比,棉布、条绒
| 军装 喇叭裤开始流行
|
开放后的80年代
| 多种颜色搭配, 多种布料
| 旗袍、西装、 两用衫、裙子
| 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的衣着消费
|
五彩缤纷的90年代
| 颜色可以任意搭配, 各种高档服装面料
| 服装种类繁多
| 个性化、成衣化、高档化的衣着消费
|
A.政治变革对服饰没有明显影响
B.经济发展是服饰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C.服饰变化反映了政治、经济的发展
D.服饰变化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演变
4、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建国30年来党在探索中的成就与挫折,为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以下对的重大史实分析正确的是( )
A.三大改造——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B.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建设追求高速度
C.“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一边倒”——拒绝与西方国家建交
5、判断题 材料1: “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促进了其他领域(如航天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也有利于世界和平;
材料2:? 1999年11月以来,中国成功地运用长征2号系列火箭进行了五次“神舟号”飞船的发射与回收试验。2003年10月,中国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飞船。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①?和?②?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1)“两弹一星”的成功表明上世纪中期,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国防科技取得了显著成绩,请问为什么这一时期要确定这样的战略重点?
(2)①?;②?。
(3)归纳新中国成立至今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