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指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以上材料表明党和政府
A.认识到经济需要平衡发展
B.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生产的经济指导思想
C.将经济建设的重点转向农业和轻工业
D.开始纠正“大跃进”运动的“左”倾冒进错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八大经济建设方针。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周恩来主张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需要农业的配合,结合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可知选择A项。BC与材料意思不符;D时间不符,“大跃进”运动开始于1958年,而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因此选A.
点评:中共八大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1901年和1902年,他先后发表《A》和《B》两篇文章……。在《A》文中,开宗明义:“史也者,记述人间过去之事实者也。虽然,自世界学术日进,故近世史家本分,与前者史家有异。前者史家,不过记载事实,近世史家,必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以此论之,虽谓中国前者未尝有史,殆非为过。”
——摘自《史学月刊》2004年07期:20世纪中国的四次实证史学思潮
请回答:
(1)上文中的“他”是谁?(1分)
(2)《A》和《B》两篇文章分别是什么?(2分)它们的发表在当时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近世史家”与“前者史家”差异的具体表现?(4分)
参考答案:(1)“他”指的是梁启超。(1分)
(2)《A》和《B》两篇文章分别是:《中
国史叙论》和《新史学》。(各1分)
影响:两篇文章对传统史学做了激烈的批评,对当时的史学变革产生了极大影响,被称为“新史学的宣言书”,拉开了中国近代史学建设的序幕。(2分)
(3)“近世史家”与“前者史家”的差异实际上是指新史学与传统史学的区别。具体表现在史学观念、内容和对象方面,如新史学持历史进化的观点,区别于传统史学复古、循环的观念;新史学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区别于传统史学以皇族王朝为历史重心;新史学以全体国民为读者对象,区别于传统史学为帝王个人提供借鉴。(2分)总之,新史学的宗旨是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对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B.注重气节、品德
C.注重人的个性张扬
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程朱理学内容、特点和影响的理解,结合所学的知识,不难发现C项与程朱理学的内容不符,注重人的个性张扬是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其余三项ABD都是宋明理学的特点。
点评: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有关程朱理学内容的考查难度较大,学习时必须抓住程朱理学的精神特征即:强化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遏制了中国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B.加强了思想控制
C.使儒家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D.使中国其它思想绝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综合某一时期新闻报道,发现有如下一些信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教师和一群学生35天写出一部75万字的《中国文学史》;武汉大学准备把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所有定理、公式一扫光,在几周内“建立世界一流具有武大独特风格的新物理体系”。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重视高等教育发展
B.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C.错误决策下的浮夸风
D.新科技革命的影响所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