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强化练习(2018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及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材料中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把每个人按照智慧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而战国时期孟子的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指的是: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也是各司其职,D符合题意。A、B为孔子思想的核心“礼”的表现,一定要遵守等级关系,排除。“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强调的是治理国家和人民的手段,C排除。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有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几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据此分析,其中“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的思想主张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是道家学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是法家学派、“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是儒家学派;A是儒家思想、B是道家思想、C是法家思想、D是儒家思想。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
①《春秋繁露》 ②《四书章句集注》 ③《儒林外史》 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道试题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和内容限制,特别是内容限制是吸收外来文化。《春秋繁露》 主要吸收阴阳、道家、法家思想形成,都是中国自己的文化;《四书章句集注》吸取佛道思想形成,而佛教是外来文化;《儒林外史》是清代讽刺小说,与外来文化无关;《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为维新变法提供历史依据的著作,把西方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因此ACD与题意不符,正确的答案选B。
【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创始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孔子、墨子、老子的表述都是正确的,法家起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发展于战国时的李悝、商鞅、慎到和申不害等人。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到了战国末期,韩非加以综合,集法家学说之大成。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