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后期,有这样一首歌谣:“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歌谣中反映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
A.开始进行工业化建设
B.对农业产量估计过高
C.追求工业生产高指标
D.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调整生产关系
D.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成为推动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所以答案选B,A 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C项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D项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
点评: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模式转而发展商品经济,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论述,才使人们对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发展所独有的经济手段,市场经济并不直接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相关联这一命题有了准确的认识,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正式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把党风和群众中的政治思想工作抓紧抓好,把工农业生产和其他各项工作抓紧抓好,……更加自觉地贯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社论
材料二?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并不认为他们作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更不要说那些根据个别情况作出的个别论断。他们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三?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全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回答:
(1)材料一的观点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观点的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提出了什么思想路线?在当时有何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党内个人崇拜、教条主义思想严重。实质是坚持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2)材料一机械遵循毛泽东思想。材料二主张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3)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如一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
[?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是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1987年出版)中对一些国家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当时,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预测的依据是

①“文化大革命”后社会政治局面稳定?②出台重大经济决策活跃城乡
③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接轨世界?④突出科技教育兴国战略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当时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预测的依据”“1987年出版”,可知应回答的是保罗·肯尼迪在1987年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预测,那么他在1987年可作为依据只能是①②④,④不是说1995年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其表述是“突出科技教育兴国的战略地位”邓小平在文革结束后提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口号均体现了这一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所以排除③。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