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1年10月5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系列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当今世界除APEC外,还有哪些重大的区域性经济集团?说明区域集团化出现的原因。(7分)
(2)简要回答亚太经合组织形成的原则及重大历史作用。(7分)
(3)有人认为21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结合二战以来的史实,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这一观点。(3分)
参考答案:(1)欧共体、东盟、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原因:①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靠单个国家的力量已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②国际分工日趋成熟,经济合作促使一些国家彼此建立一种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③地域特点、民族特点或相近、相似的历史背景也是促进区域集团形成的重要因素。
(2)原则: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
作用:①成为发展环太平洋地区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等方面交流合作的纽带。②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③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中创造出一个新的模式,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3)①二战后,日本等太平洋西岸的国家经济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国及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迅速发展,美国重心的转移,使世界经济、文明重心由大西洋沿岸转移到了太平洋两岸。②区域集团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成的东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都在环太平洋地区。③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综上所述,21世纪应该是“太平洋的世纪”。
本题解析:本题以2001年上海APEC会议为情境,设计了关于亚太经合组织及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问题,问题考查全面,既有教材基础知识,也有对原因的分析,还有对观点的评价,考查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右表是1991年12月12日12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聚会在荷兰小城并签订了一项新的条约。条约中“欧洲各国人 民之间建立日益紧密的联盟”是指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欧洲煤钢共同体
C.欧洲共同体
D.欧洲联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一首诗中写道:“一个谷穗不算长,黄河上面架桥梁。十辆汽车并排走,火车驰过不晃荡。”这首诗
A.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迅速发展生产的愿望
B.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在民众中的存在表现
C.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成就
D.是属于人民公社会化运动中最常见的现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晋·《三国志》
材料二
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绡,身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细物,时或冠帢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
——吴国·《曹瞒传》
材料三
在宋代之前,曹操在人们的心中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宋代以后,曹操的形象却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曹操成了阴险狡诈的权术家、大奸臣。
——《文汇报》2009年

问题:
(1)曹操主要生活在什么时期?
(2)材料一与材料二对曹操的态度有何不同?你怎样看待这两则材料的史料价值?请说明
理由。(6分)
(3)宋代以后导致曹操形象却出现颠覆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东汉末年或公元3世纪初;
2.材料一,高度评价了曹操(引用材料,具体回答也可);材料二是贬低曹操(引用材料,具体回答也可)。
材料一,三国志作者是晋朝人,晋是曹魏的延续,对曹操的肯定,也就是肯定本朝,所以褒扬多;。材料二来自当时敌国,含有对敌宣传和丑化曹操意图,难免有夸大其劣迹之嫌。从史料价值看,两则都有不足。;
3.统治者为强化皇权需要,程朱理学对正统观念的强化。如果答文官体制、重文轻武等边缘知识也给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大学》里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王阳明的哪一个主张刚好与之契合?
A.知行合一
B.存天理,灭人欲
C.心外无物
D.致良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大学》这一主张的意思是只要心中不想,你将听不到、看不见,就是食用也感觉不出味道来。这和王守仁的心外无物的观点类似。故选C。A项是唯物主义的观点;B项是朱熹的观点,是对人的伦理要求;D项是王守仁探求理的方法。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宋明理学中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观点。宋明理学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是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人身上是要求人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宋明理学注重人的内心修养,注重气节、使命感和责任感。宋明理学虽然扼杀了人性,但是对培养民族性格起了重要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