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特训(2018年冲刺版)(一)
2、综合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8分)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6分) 3、选择题 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
4、选择题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宗法制和郡县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5、选择题 曾经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错误批判和打击的原北京市市长彭真同志,1979年出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委员会主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主持七部法律的起草工作。上述材料表明十年“文革”给党和人民的深刻教训是
A.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B.必须打破个人崇拜
C.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必须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