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国被迫融入经济全球化。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清政府屈辱地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而结束,从此中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基本上是以外部力量的注入和政治上不平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中国近代经济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畸形发展的殖民地贾易;资本主义列强以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为护身符,对中国进行商品侵略。
——《长白山学刊》
材料二 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有选择的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的70%被发达的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发送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抵的。
——百度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经济被迫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那些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自二战以来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因素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14分)
(1)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放沿海通商口岸;资本主义国家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殖民地、半殖民地城市的出现;鸦片走私有增无减。(任答4点4分)
(2)资本在全球新一轮的扩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相互依存以达到一个高度;贫富悬殊加大;发展中国家工业落后,缺乏竞争力。(每点2分,共6分)
(3)跨国公司的出现;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贸易组织;新型交通工具和信息化。(任答4点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 被迫开放沿海通商口岸、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被迫倾销商品,被迫掠夺原料,抓住关键字眼“被迫”二字即可,所以中国近代经济是被迫融入经济全球化。
(2) 材料二 主要是论述跨国公司。“发送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抵的”可以提炼出答案要点:贫富悬殊加大;发展中国家工业落后,缺乏竞争力。贸易自由化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显著特点。
(3) “二战以来”是此问的关键点,一定要抓住这个限定的时间段,答案就很容易总结出来。“跨国公司的出现”材料二已经明确指出是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因素。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贸易组织,这些要点是显而易见必须有的。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右图是19世纪末的一幅漫画,围在“中国大饼”边的分别为英、德、俄、法、日等列强。对此漫画反映的时代主题表述不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直接刺激了这种局面的出现
B.德国率先开启了“分割馅饼”的序幕
C.清政府自此走上自强求富的洋务之道
D.帝国主义列强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制定的决策是(? )
A.科教兴国
B.863计划
C.载人航天工程
D.两弹一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要把握住材料中时间节点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材料中“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可知是两弹一星的研制,由此选择D。A是1995年提出。B是1986年提出。C是21世纪以后的事情。故本体选择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知识经济时代取代工业经济时代的直接原因是?(?)
A.经济区域化的直接推动
B.生产力和分工的进一步表现
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经济霸权
D.经济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至此。以此见天心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表明董仲舒:
①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②继承了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
③要求君主施行仁政
④认为君主的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以此见天心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可知董仲舒认为上天是有意志的,“天人感应”,同时又以上天的名义告诫统治者实行“仁政”。可见①③正确。②不对,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认为大自然运行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体现了古代朴素的唯物观,不同于董仲舒的唯心主义思想;④不对,材料无从体现。
点评:客观评价董仲舒新儒学。董仲舒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的学说,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但它是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儒家的“仁政”思想、民本思想、伦理道德观念,仍然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本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