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劝学篇》的作者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张之洞
D.光绪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和再现能力,《劝学篇》的作者张之洞。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从研究孔子的视角看,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关于孔子生平的记载属于
A.原始史料
B.二手史料
C.历史解释
D.历史评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历史研究相关知识可知,史料解释指对历史原材料的解析、阐释;历史评价是指站在历史的特定角度对历史事件给予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或议论。《史记·孔子世家》中关于孔子生平的记载都不属于;原始史料也不对,因为司马迁与孔子所处时间不同。故
此题应选B项。
考点:孔子
点评:史料按价值分类
分类
含义
学术价值
第一手
史料
当时那个年代留下的,特别是当时的人提供的
较客观真实,学术价值较高(注意:实物史料、回忆录、当时史学家的记录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
第二手
史料
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
主观色彩较强,学术价值偏低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1913年,徐元章曾痛书挽联:“融贯东西学理,调和南北党争,问如此奇才,古今有几?道德发为文章,英雄造成时势,痛横来惨祸,天地不仁。”对挽联中哀悼的这位英雄“造成的时势”表述正确的是
A.风起云涌民主革命
B.滚滚洪流宪政共和
C.蓬勃发展工农运动
D.分崩离析满清统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题干“1913”、“挽联”和“南北党争”可以得到信息,1912年,同盟会联合几个小党派,改组为国民党,由宋教仁主持。国民党希望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并在国会选举中获得参众两院大多数席位。为组织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1913年春,袁世凯指使部下刺杀宋教仁,故与宋教仁相联系的时势为宪政共和。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19世纪前期,从根本上动摇日本幕府封建统治基础的是
A.封建领主经济的衰落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C.阶级矛盾的尖锐和激化
D.西方列强的侵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根本”,根据经济决定政治,得知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拿破仑曾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所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其之所以“不会被人忘却”的原因包括:
①它排除了封建等级观念,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②它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转化为法律?
③它被带到所征服的国家里,对许多国家民法典的制定产生了影响?
④它甚至远越重洋影响了美国宪法的制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