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欧共体成立后,在哪些领域进行了密切合作?①建立了关税同盟?②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③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④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欧共体的性质,也考查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欧共体成立后,主要在经济领域合作,政治领域合作是努力方向,还没有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第④点应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1950年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经济指标占同期世界总量的比率

? 材料二 里根总统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国情讲话,并提出了他的长达300页的“经济复兴计划”。这个庞大而复杂的计划,概括地说,就是“三砍一稳”,即大砍联邦预算开支,大砍个人与企业的税率,大砍政府下达给企业的各种规章条例,以及要求制定一项稳定的货币政策。
——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出现的繁荣局面,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二战后进一步的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里根总统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主要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主要表现: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政府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政策。
(2)不一致。原因:二战结束后主要是运用凯恩斯主义,即国家干预经济;而里根总统主要是运用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人民当家作主
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分)材料一?所谓“多极化”,并不是说世界上每个国家都能成为“一极”。能成为“多极化”中一极的国家一般具有下列条件:一是具有较强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二是具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三是具有较强的国际作用力和凝聚力,能在全球事务和地区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能在自己周围吸引住若干友好的支持国。当然,极可以是全球性的,也可以是地区性的。
(1)按照这一理论,你认为“极”的含义是什么?(2分)在当今世界符合这一条件的“极”有哪些?(3分)试举一“极”说明其成为“极”的原因?(3分)
材料二?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和发展。在21世纪可预见的时间内,欧洲仍然是两个联盟共存的欧洲。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
(2)材料中的“两个联盟”是指什么?(2分)怎样理解“两个联盟主次关系”的变化?(4分)
材料三? 2003年3月20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场战争的意义大大超过事件本身,而且政治意义高于军事意义,也超出了“反恐”战争的意义。国际社会围绕伊拉克问题的“反战”与“主战”之间的较量,实质是围绕建立什么样的“世界新秩序”问题的较量。
——以上材料均出自?姜宪明?何苗?《国际关系与大国战略》
(3)怎样理解这一“实质”?(4分)
参考答案:(1)力量中心 (2分)?美、欧洲、日本、中国、俄(3分)?美国?成为当今世界第一经济军事强国,凭借强大实力,在国际事务中处于“领导”地位,推行其全球战略,对世界局势发展有重大影响。(3分。答其他也可,理由正确即可得分。)
(2)欧盟和北约?(2分)?两极对峙格局下,北约作为美国领导的军事政治集团,在资本主义阵营内发挥主导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欧盟成立,欧洲从经济合作向政治经济军事合作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提高。
(4分)?
(3)伊拉克战争体现了美国建立“单极世界”与“多极化趋势”、称霸与反称霸的角逐较量。(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3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主要由孔子的经过后代人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材料二?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材料三?唯天子受命干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
材料四?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文公文集》卷七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2分)
(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1分)材料三、四分别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南宋以后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2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哪些方面。(4分)
参考答案:
(1)主张:孔子主张等级、名分、秩序;孟子认为君臣应该互相尊重(2分)。
(2)作者:董仲舒。(1分)
材料三:神化君权;臣子只有服从的义务。(2分)
材料四: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臣服从君是天理。(2分)
(3)变化:西汉武帝时开始确立独尊地位;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2分)
原因:儒学因时而变,适应君主专制统治需要。(2分)
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以看出孔子主张君臣之间有等级、名分、秩序;依据材料二中“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可以看出孟子主张君臣之间要相互尊重。
(2)依据所学知识,材料三的作者是董仲舒;根据材料三中“唯天子受命干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可以看出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臣子要绝对服从君主;依据材料四中“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由此可以看出,朱熹认为三纲五常乃是天理,臣子服从君主也是天理。
(3)依据所学知识,西汉武帝时期,采用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南宋以后,程朱理学被统治者确立为官方哲学,对维护此后六七百年的专制主义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其变化的原因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儒学不断发展和创新,内容不断丰富,适应了统治阶级加强统治的需要。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儒学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