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昵?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惟
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
住上驱逐出去。
——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决议
材料三?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
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是什么?新中国建立初期面临的外交困境是什么?新中国人民政府推行怎样的外交政策?(6分)
(2)据材料二,说明联合国对新中国的基本立场是什么?同时期,中国外交上还有哪些重大?突破?这些突破有何重大意义?(7分)
(3)据材料三,概括此时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其重要依据是什么?此时期,中国对外政策有哪些新调整?(6分)
参考答案:(19分)
(1)特征:近代中国外交是屈辱的外交。(2分)困境:美国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2分)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团结世界各国人民等基本方针。(2分)?
(2)立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惟一合法代表。(2分)突破:中美关系走向缓和;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热潮。(3分)意义:终于打破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2分)
(3)不结盟政策。(2分)依据:既符合中国人民最高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调整:重视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坚持长期的对外开放政策。(2分)
本题解析:第一问中,从周恩来语和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中国近代外交的基本特征是屈辱外交;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外交困境在于受到西方列强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我们的外交政策从一开始就坚定不移地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二问中,根据材料二我们可知联合国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推动下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外交权利。这一时期的重大外交突破主要表现在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带动了一系列的外交建交热潮。伟大意义不言自明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外交僵局,新的外交局面出现了。第三问中,改革开放后中国推行的是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其主要依据是中国的传统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唯有此方能符合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调整表现为坚持对外开放,重视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关系,同时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亚非会议上,西方势力操纵亲西方国家的代表,提出亚非国家“选择中间路线政策含有严重的危险”。其意图包括
①阻止亚非国家走独立发展道路 ②控制新兴民族独立国 ③抵制亚非国家的不结盟运动 ④孤立新中国
[? ]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曾在某一历史事件后哀叹:“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意味着
[? ]
A.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地位加强
B.美国被迫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C.美国丧失了其固有的世界霸主地位
D.西方国家的“冷战”政策最终失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从2004年到2010年,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机构在成员国强力部门的协作与配合下,成功制止了500余起恐怖事件的发生;从2002年到2010年,上合组织框架内多次举行了不同层面、不同规模的联合军事反恐演习。这表明上海合作组织
A.是具有结盟性质的军事政治组织
B.有利于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C.有利于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D.体现了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成功制止了500余起恐怖事件的发生”“多次举行了不同层面、不同规模的联合军事反恐演习”可知上海合作组织在反恐方面取得巨大的成果,有利于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安全。A不对,新时期我国奉行结伴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C在题干中无从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杜勒斯在1958年说:“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那对于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府的生存几乎是致命的打击。……那会使它们在远东威信和影响大大增加。”美国的这一对华政策破产的标志是
[? ]
A.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B.基辛格秘密访华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