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巩固(2018年最新版)(四)
2018-10-17 01:00:07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西周王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藩建卫”。 ——据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美]杰里·齐格勒著《新全球史》等资料整理 材料二 李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1)据材料一,概括西周推行分封制的原因。(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李斯主张推行郡县制的历史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在任免官吏上的突出特点。(4分) (3)据材料三指出元初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参考答案:(1)原因:疆域辽阔;地方叛乱。(2分) (2)依据:诸侯争霸,地方割据。(2分) 特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2分) (3)变化:行省制度。(2分)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4)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分)
本题解析:第(1)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信息西周疆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体现的是疆域辽阔;“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体现的是地方出现叛乱。 第(2)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可从材料信息“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中得出。“特点”一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来解答,解答时需要注意设问限定词“在任免官吏方面的特点”,本问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答出。 第(3)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变化”一问可有材料“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的信息推断出。“意义”一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对以后历代的影响等角度来解答。 第(4)问,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回答“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首先要结合三则材料中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的演变来考虑,这一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地方权力逐渐减、中央权力逐渐加强的趋势。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 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行省制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这表明“礼”和“法” A.都是以同样的权力维持的 B.都是依靠某种力量维持的 C.都是依靠权力机构推行的 D.都是依附于传统习惯的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说明“法”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是依靠传统来维持的,A同样的权力维持的是错误的;B说法正确;传统不是是依靠权力机构,C错误;法律是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并不是附于传统习惯,D错误;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在汉代,此制已有流弊。地方长官选举不实,权门请托,营私滥举,因而选举之后,不得不再加以政府一番考试检核。”文中的“此制”指的是( ) A.察举制 B.封国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在汉代,此制已有流弊”、“地方长官选举不实”、“不得不再加以政府一番考试检核”等,可知,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选官制度。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知道,考查的是察举制。故,正确答案选A。其余BC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察举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图中所示的是中国、雅典和美国的政治体制。中国实行专制主义体制,雅典和美国是民主制,但是其二者又有很大的不同。故选A。BD项不符合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C项不符合雅典和美国。
考点:中西政治体制的比较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中西政治体制的特点,并由此能认识到文明的多样性。一国选择自己的政治体制是由本国的国情决定的。古代的雅典和中国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和传统文化的差异,走上了专制和民主之路。近代西方国家的政体也是同中有异。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A.揭露政治腐败
B.同情人民苦难
C.渴望国家统一
D.歌颂壮美山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两宋之交的时代特征出发分析:两宋之交政权并立动荡,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