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是新中国落实
A.捍卫和平与主权的“一边倒”外交方针
B.“一边倒”和“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阵营,“另起炉灶”是不承认国民党的屈辱的外交关系,主张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新的外交关系,故B项正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故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与题干的时间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从十七世纪中叶一直到二十世纪初,中国人口从一亿五千万增加到四亿以上,最主要的原因何在?
A.没有发生导致人口大量减少的战乱
B.人民生育能力提高
C.农作物种类与产量增加
D.领土大规模扩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于地理大发现,从十六世纪起由美洲就大量输入马铃薯、番薯、玉米、花生来中国,故造成农作物种类与产量增加。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近代条约制度把西方的法治概念和对游戏规则在参加者之间平等讨价还价的概念引入中国……打破了官方对商业的垄断和对私商的任意侵夺,要求清政府将税收制度公平和透明化。”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近代条约制度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经济
B.近代条约制度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C.近代条约制度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近代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具有平等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侵略的影响。从材料中的内容可知,西方的侵略在客观上对中国的近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正如材料“打破了官方对商业的垄断和对私商的任意侵夺,要求清政府将税收制度公平和透明化”。所以应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当今世界,跨国公司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l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l%。这种现象反映出
①跨国公司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②发展中国家从全球化中获得了一定利益?
③国际经济新秩序基本形成
④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跨国公司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可反映出①正确。“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l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可反映出②正确。“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反映出④正确。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形成,排除③。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C.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这几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前面意思是:放弃最高学问和渊博知识,有利于民智百倍。弃绝仁义,民众才会恢复慈孝。弃绝奸巧投机,才没有盗贼。后面意思是:使人民对他们的吃食感到香甜,对他们的穿戴感到漂亮,对他们的住宅感到安适,对他们的习俗感到满意。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因此选B。
点评:从高考的角度看,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