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蒸汽机的改良和发电机的产生都是(?)
A.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
B.社会生产发展需要的结果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蒸汽机的改良和发电机的创制都是工业生产发展需要的结果。蒸汽机的改良是由瓦特在早期蒸汽机的基础上完成的,不是依靠某种先进科学理论,而是依靠经验改良而成的,因此,蒸汽机不是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而发电机则是以电磁感应现象为理论创制成功的,在这里科学与技术达到完美的结合。故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国庆大阅兵是中华民族逐步崛起并走向现代化艰难历程的阶段总结和历史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3分)
材料一? 1949年1 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隆重举行,鸣响的28响礼炮,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则饱含对领导自己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共产党人的无限尊敬。开国大阅兵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民族崛起的序曲。

(1)概括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样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3分)
材料二? 195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建国10周年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赶上英国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这次阅兵是那个狂热浪漫的神话年代的鲜明体现。

(2)结合史实指出,在那个“神话年代”“狂热浪漫”的表现有哪些?(2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材料三? 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则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3)“小平,您好”表达了人民群众怎样的心声?(2分)结合史实分析这一“心声”产生的原因。(2分)
(4)200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了60周年国庆大阅兵。假如你是参加阅兵典礼后的群众游行方队,你又能为这个方队的展示主题提什么建议呢?(2分)
参考答案:1.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胜利。(3分,答出其中三点就得满分)
2.表现: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化运动。(2分)影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2分)
3.心声:对领袖的尊敬爱戴,对改革开放的拥护。(2分)原因:领导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国策;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2分,答出其中两点就得满分)
4.可从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教、外交等方面任选几个角度进行设计。(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如:展示“神舟”飞船的模型、高举“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标语等)
本题解析:1.此问答案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史实,内容有很多要点,因此需要答之有理,言之有据,不能违背史实。
2.1959年正值大跃进时期,因此出现了“大炼钢铁”“公共食堂”等模型,要结合这些史实来回答。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要从消极方面进行回答。
3.1984年属于改革开放之后,此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果,因此新生是积极拥护的。原因可结合改革开放前后的史实归纳。
4.此题较为灵活,学生可答之有理,言之有据,不能违背建国以来的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以下关于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外交政策与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是建国初期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唯一国家
B.“另起炉灶"的方针,改变了旧中国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
C.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参加的第一次国际会议
D.外交三大政策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考查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中苏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
涉及知识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中苏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
解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苏联为首的17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了世界各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排除ACD,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与主题一致的标语是(?)

A.“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B.“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
C.“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D.“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合作在新的发展表现为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同时加强,其合作的首要步骤是
A.开展资源合作
B.走向政治统一
C.实行统一货币
D.实行贸易壁垒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