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他对美国开出应对“大萧条”的良方是
A.实行计划经济
B.以供给创造需求
C.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D.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错误,计划经济是苏联实行的经济模式,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明显不符合美国的制度;B项供给学派的观点,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学派;C项是经济危机发生的重要的政策,与题干明显不符。D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点评:罗斯福新政是罗斯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核心是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在新政中,率先建立和恢复银行信贷体系,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从而为其他各项工作的进行奠定了基础。调整工业生产,调节农业生产,建立社会保障措施等一系列的措施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的运行。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人深渊。文中的“安全网”应理解为
[? ]
A、社会福利制度
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C、劳动安全保护法
D、完备的法律体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使“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经济模式的认识。 这里所说的 “看不见的手”和传统经济模式”是指
A.市场的自我调节
B.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C.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
D.贸易保护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其中能起到改善劳动者状况的是

A.(一)(二)都能
B.(一)能(二)不能
C.(一)不能(二)能
D.两个都不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蓝鹰标志属于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措施,它规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缓和了劳资矛盾,田纳西河水利工程属于以工代赈的表现,它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一)(二)都能改善劳动者状况,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孺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欲求,商人使其厚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5 世纪末,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推行重商主义。……该理论认为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的真正的来源……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参加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奕”。
——托马斯·曼《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选读
材料二?英国打着亚当·斯密自由贸易大旗,杀气腾腾涌入德意志经济领域……德意志经济学者李斯特对此有一个精彩的比方:“当一个人已登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登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爬上来……为此,1841年,李斯特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幼稚工业保护论。?
——央视《大国崛起·德国 第二部分》
材料三?凯恩斯把重商主义者看做是自己思想的先驱者。“重商主义者是把货币不足视为失业的原因的这一观点的创始者”。凯恩斯指出,增加货币数量是对失业斗争的最重要的工具 。“重商主义者很明白他们的政策具有国家主义色彩,而且会引起战争”。凯恩斯则认为,保护主义有助于一个国家解决失业问题,而且赞成经济民族主义。
——郑鸣谦《新国家主义经济学研究三篇》
材料四?在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制度逐步演化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制度,而竞争是市场经济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分工和核算体系,在内部贸易中获得了较为稳定的收益,但却把各国账面上贸易差额的此消彼长以及由此引发的贸易摩擦甩给了各国政府。……为缓解由此形成的贸易逆差和各种国内矛盾,发达国家利用其政治经济强权,加强了对这些发展中出口国的贸易制裁,以保护国内市场以促进国内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中大国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相近,彼此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
——明洁《贸易保护主义的再度抬头与应对》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两个经济理论产生的共同背景,并分析西欧重商主义政策在政治方面产生的影响。(10分)
(2)材料中“登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是指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李斯特提出“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原因。(8分)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罗斯福在实施新政时期是如何实践凯恩斯上述经济思想的?(8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归纳当今世界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综合以上,谈谈你对贸易保护政策的评价。(11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