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某校高二历史文科班学生在评价华盛顿时,写道:“华盛顿为美国的民主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列史料中,能够为他们这一论断提供依据的有
①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 ?②回复部下的信件,坚决表示拒绝王位
③1796年华盛顿发表的《告别演说》 ④1799年国会发表的哀悼词中被称为“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主”的理解。发表的《独立宣言》体现的是华盛顿的“民族意识”,与民主没关系,可以排除①;②中“坚决表示拒绝王位”体现出他反对专制的思想,有利于民主建设,是正确的;③发表《告别演说》表明他不在担任总统一职的决心,同样体现出他的民主思想,是正确的;④选项主要讲的是别人对华盛顿的评价,没有体现民主,可排除。所以,答案是D选项。本题以华盛顿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民主”的理解,有一定的新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克伦威尔的主要活动
军事
| 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击溃王军;远征爱尔兰、苏格兰
|
政治
| 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改善法律,有序行政
|
外交
| 颁布《航海条例》;进行英荷战争;与三国签约
|
文化
| 扶持文教;宗教信仰自由
|
经济
| 积极发展工商业
|
?
材料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然而由于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材料三?“在我们的年代,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请回答:
(1)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中军事、政治方面的哪些史实能够得出这一结论?(4分)
(2)材料一中的哪些史实可以说明材料三的观点?(4分)
(3)材料二、三在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方面存在的共同局限是什么?你认为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2分)
(4)结合时代背景,你如何认识克伦威尔与资产阶级民主之间的关系?(2分)
参考答案:(1)材料二:认为克伦威尔是野心勃勃的军事独裁者,他破坏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制。(2分)依据:克伦威尔任护国主,进行军事独裁统治;远征爱尔兰(2分)
(2)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4分)
(3)片面。(1分)证据要全面;孤证不立;不要武断下结论。(1分,任答一点)
(4)认识: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定条件下,个人独裁和资产阶级民主制是相容的;个人独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主制度。(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覆灭说明(?)
①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非正义性 ②欧洲封建势力强于资本主义力量 ③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完全丧失 ④拿破仑统治违背了历史发展方向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拿破仑的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他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进一步摧毁了封建制度,巩固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秩序,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后期战争,侵犯了许多欧洲国家的独立,掠夺了各国人民,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加上欧洲封建势力强于资本主义力量,导致其最后失败。但资产阶级革命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势头。因此选B。
点评: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这段记载是作者徐继畲对一位政治人物的赞美之词,这位政治人物是谁?(1分)
(2)上述材料对这位政治人物作了比较公正客观的评价,请根据材料说说他的事迹有哪些?(4)
(3)材料中划线的5部分,有2部分直接描述了美国政治制度,请写出相关序号。结合1787年宪法谈谈美国政治制度是怎样“创古今未有之局”的?(4分)
参考答案:(1)华盛顿。(1分)
(2)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领导人民摆脱殖民统治,赢得独立:他反对专制,推动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订。开创共和政体;严格遵守宪法的规定,维护民主法治。(4分)
(3)②⑤;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总统共和制的政体形式。(4分,序号答对一个给1分)
本题解析:第(1)问,考查阅读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米利坚(即美利坚)合众国”“不设王侯之号”等关键信息可判断徐继畲赞美之人为华盛顿。第(2)问,结合材料联系华盛顿的历史史实可知其事迹有:带领美国人赢得了独立、推动《1787年宪法》的制定、开创共和政体、维护民主法治等。第(3)问,阅读史料可知②⑤介绍了总统选举与共和制,第二小问需要理解“创古今未有之局”即指在政治制度方面创新,如三权分立、总统共和制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华盛顿一生有四次著名的“出山”和“归隐”,其中第三次离开维农山庄之际,美国是
A.英国的殖民地
B.联邦共和国
C.封建帝国
D.邦联制国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考查华盛顿一生四次远离家乡而参与重大事件的史实,结合教材内容可知,第三次离开山庄康德目的是为了组建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而当时的邦联政府松散无力,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符合题目要求,答案选D项。
点评:对华盛顿的历史评价长期以来几乎处于一种全面肯定的状态,但不容忽视的是任何一个伟大人物必然会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华盛顿也不例外,在资本主义已经快速发展的年代其依然赞同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产生巨大阻碍作用的奴隶制和实行对印第安人的民族歧视政策,这不能不说是其局限性的表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