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 ]
A.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B.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世界人口估算

材料二:中国古代社会人口估算

材料三:“高宗(乾隆皇帝)谕内阁曰:‘……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犹幸朕临御以来,辟土开疆,幅员日廓,小民皆得开垦边外地土,籍以暂谋衣食。然为之计及久远,非野无旷土,家有赢粮,未易享生平之福。”
——《清史稿》
材料四: 明清之际,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出现过剩人口。……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为应付严峻的生计问题,……不得不从副业生产中寻找生活的出路。这一地区种植棉花和从事棉纺织业,就是以副养农、以副助农的一种选择。
——《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世界人口在1400年至1650年急剧增长的原因。(6分)
(2)中国古代人口呈现周期波动性的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该特点的原因。(8分)
(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人口增长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3、判断题 从20世纪前二十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来看,起最大阻碍作用的是
A.封建主义的束缚
B.帝国主义的压迫
C.官僚资本主义的妨碍
D.资金、技术的缺乏
4、判断题 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
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
C.台湾不以地方性代表会谈
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
5、判断题 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
A.“双百”方针 “教育大革命” “三个面向” “和平赎买”政策
B.“两弹一星” “科教兴国” “双百方针” “载人航天工程”
C.“上山下乡” “东方魔稻” “三步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863”计划“样板戏” “希望工程” “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