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当天,知识分子胡风奋笔写下“时间开始了”。从此,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
A.中国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
B.知识分子参政的梦想实现了
C.中国经济开始与世界接轨了
D.中国可以独立自主搞建设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02年元旦,欧元在欧盟多数国家正式流通,主要表明
[? ]
A.区域集团内的经济联系更趋稳定
B.各会员国的集体自力更生能力得到加强
C.法德两国在欧盟内取得主导地位
D.欧洲盛行保护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哪项不是太学举办的影响(?)
A.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
B.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
C.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
D.全国包括地方的教育系统也得以建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得到与会各国的普遍认同,你知道周总理当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出这一原则的吗?
A.美国长期对中国实行包围、封锁
B.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冲突
C.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上攻击共产主义
D.亚非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求同存异”这一方针是在什么形势下提出的。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议主要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但由于受帝国主义挑拨,部分国家开始攻击共产主义和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周表现出高超的外交手段,提出“求同存异”,即在国家利益前提下,“求大同,存小异”。此题很多同学会出现经验主义错误选A。总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正是由于美国的敌意态度才使中国的外交出现一系列阻碍。 回答此题应注意会议的特点是没有美国等参加,所以应将A排除在外。BCD三项就比较好判断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除旧布新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手段。20世纪,面对社会的动荡或剧变,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进行了改革。如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20世纪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几个时期在苏俄、美国、中国三个国家各自进行了什么改革?
(2)中国的改革与俄、美的改革有何共同点?
(3)各国的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参考答案:(1)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2)共同点:在坚持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若有其他合理的说法也应给分)?
(3)苏俄: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美国: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中国: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本题解析:(1)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2)共同点:在坚持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若有其他合理的说法也应给分)?
(3)苏俄: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美国: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中国: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