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东汉时期,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制成新书写材料的人是
A.沈括
B.蔡伦
C.张衡
D.葛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东汉时期的蔡伦利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制成新书写材料,所以选择B正确,CD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三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
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失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摘自《孙中山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其原因是什么? (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的变化,并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原因。(10分)
(3)如何理解孙中山说的“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 (4分)
参考答案:
(1)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2分)
原因:中国是农业大国,农耕文明发达,统治者重视农业。(4分)
(2)3-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15世纪以后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4分)
原因:领先是因为发达的农耕文明催生了高度发达的传统科技。落后是因为14、15世纪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6分)
(3)中国的四大发明使得欧洲实现了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图表“《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解读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的领域,即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之所以在这些领域,中国的科技长时期领先于世界,主要与中国当时具体的国内环境密不可分,可以从以下角度来认识:古代中国统治者极其重视农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农耕文明极其发达等。
(2)根据材料二“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表,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出,古代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的变化,体现在:?3-15世纪时期,中国科技长期领先于西方;?15世纪以后,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
根据材料三关键信息“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出形成以上变化的原因,可以这样解读:A.长期领先于西方,是因为发达的农耕文明催生了高度发达的传统科技。B.落后于西方,是因为14、15世纪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并迅速发展,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16世纪左右才出现,之后缓慢发展等。
根据材料三信息,解读材料,不难知道,此问实际上要求回答四大发明对欧洲走向近代所起的积极作用。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可以这样组织答案:中国的四大发明使得欧洲实现了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加速了欧洲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具体可以这样解读:A.造纸术,促进了欧洲的文化传播;B.火药,促使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C指南针,为新航路提供条件,西方殖民征服世界,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D.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展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南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随着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
B.主要是在宫廷内流行
C.体制比较自由
D.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