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预测(2018年最新版)(八)
2018-10-17 01:32:12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下列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A.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影响的理解。从所述三幅图片分别呈现了雅典在雕塑、戏剧、建筑等方面的发展,都是对雅典思想文化的发展状况反映,由此分析备选项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元初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犹曰有壅,况三省呼。”元世祖采纳了此建议,在元朝设 ( ) A.行中书省 B.三省制 C.中书省 D.内阁制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称…… ——《国史大纲》 材料三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者也。 ——《宋书·恩幸传》 材料四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 ——《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先秦时期官吏任用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与材料一比较,材料二所反映的选官制度在选拔标准上有何进步性?(2分) (2)材料三反映的又是什么选官制度?有哪些弊端?(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反映的选官制度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4分) (4)上述材料对今天的干部任用、公务员考试有何启示?(2分)
参考答案:(1)途径:世袭。(1分) 进步:注重品行和才学。(答“孝廉”、“贤能”亦可) (1分) (2)制度:九品中正制。(1分) 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1分) (3)作用: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提高行政效率;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或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4分。回答四点即可) (4)启示:注重德才兼备,推荐与考试相结合,反对任人唯亲等不正之风。(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时期诸侯、卿大夫、士都是实行世袭制。材料二反映的是察举制,从“贤良”“孝廉”的意思可知注重品行和才学。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三中的关键词:“九品”“魏至晋”可判断是九品中正制。根据材料“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3)本题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并结合所学知识很容易判断是科举制;科举制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4)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该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可以从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的标准、科举制以考试成绩选拔官吏的办法等方面来总结对当今的干部任用、公务员考试的启示。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因为( ) A.封建主的彼此猜疑 B.分封制的固有弊端 C.周天子的穷兵黩武 D.东周时期的文化凋落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有利于扩大疆域巩固统治,但是后来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消弱周天子的权威,所以本题选B,A、C、D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的消极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关于唐朝与新罗友好往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罗参考唐朝的制度也设三省、六部等机构
B.唐朝的留学生中以新罗最多
C.唐都长安城设有专门接待新罗商旅的馆舍
D.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制铜等许多技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