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下列选项哪个不能体现?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C.在APEC等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
A.苏联已经解体?
B.两级格局濒于瓦解
C.中美关系好转?
D.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3、判断题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4、判断题 尼克松向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记者说;“如果我在死以前有什么事情可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们去。”这说明当时美国政府
[? ]
A.已经与中国建交
B.有意改善中美关系
C.严厉制裁中国
D.准备彻底抛弃台湾
5、判断题 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
A.开始重视亚非拉国家的作用
B.无意与第一、第二世界国家改善关系?
C.已经放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强调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反对霸权主义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