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思想家的师承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
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亚里士多德(前384年—前 322年3月7日)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亚里斯多德的老师、亚里斯多德是亚历山大帝的老师。所以正确的选项是A项。
点评:本题很简单,一般考查三人的哲学观点。“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表明苏格拉底?(?)
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B.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
C.追求美德、教化人民、改善人类的灵魂? 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柏拉图认为,在理想的社会中,由“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柏拉图
A.对雅典民主政治状况持肯定态度
B.赞同抽签选举办法
C.主张按照人的品德确定社会分工
D.主张实行直接民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可知,在理想的社会中,由“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这三种人的分工与人的品德相应。故答案选择C项。
点评:关于柏拉图,除注意其《理想国》,还要注意其理念论。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亚里士多德研究领域中没有涉及到的有?(?)
A.生物学
B.物理学
C.哲学
D.近代天文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柏拉图生平简介:
公元前427年,出生于古希腊雅典的名门望族。
公元前407年,拜苏格拉底为师。
公元前399年,老师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型,柏拉图离开雅典,开始游学生涯。
公元前387年,建立阿卡德求学国;在此期间,完成《理想国》。
公元前347年,病逝。
材料二: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结合起来,而把那些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和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人排拆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
——柏拉图
材料三?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倡导的政治制度首先是一种变形的君主制度,但要求的是具有哲学智慧的“哲学王”,颇类似于中国的“明君”,或者更类似于孔子所遵从的三代。他对于民主制度是反对的。柏拉图所倡导的教育制度是带有专制性的,不以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为益。难怪有学者抨击《理想国》有严重的法西斯倾向。
一一黄也卓《<理想国>阅读札记》
(1)概括材料二中柏拉图的主张。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柏拉图提出这一主张的原因。(8分)
(2)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想的政治制度?(7分)
参考答案:
(1)主张:由研究哲学的人来统治国家,反对不懂哲学的人参与国家政治。原因:柏拉图深受哲学研究的影响;苏格拉底的死让柏拉图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失望;古代雅典社会道德风气的沦丧。
(2)积极:有利于国家行政效率的提高;避免直接民主下由于公民素质低下造成的决策失误。消极:容易造成个人专制。
本题解析:从材料“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等信息可以看出,柏拉图主张研究哲学的统治国家。这种观点和柏拉图自身的学识结构和苏格拉底的死有很大的关系。(2)仔细分析柏拉图的观点可知,这种设想可以避免极端民主制的一些弊端,提高效率,但是排斥民主的做法很容易的形成暴政。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钱穆在《孔子传》中说:“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能作为钱穆这段话的依据应是孔子(?)
A.编定“六经”
B.创立儒家学说
C.提倡“仁”的思想
D.开创私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钱穆称孔子是先秦文化的集大成者,认为孔子对先秦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对先秦文化的贡献在于归纳整理了六经,传承了中国上古文化,所以A项符合题意,B C D三项都与孔子的贡献和影响,但不符合题意要求。
点评: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在思想方面,他创立了儒家学说,长期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上他强调要恢复和整顿社会秩序,为挽救奴隶制的衰败而积极奔走呼号;在教育方面更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