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华网公布“西方镜头下1850年的中国”29幅图,再现了中国当时的社会场景。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军队在训练拉弓射箭
B.传统纺织缝纫场景
C.贵族乘火车出行
D.官员按等级就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交通工具的理解。中国清政府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19世纪80年代,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题目是1850年,所以贵族乘火车出行是不可能的。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先后出现了下列具有代表性的主张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③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朱熹)
④“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黄宗羲)这一发展进程反映了
A.仁政思想得到发展
B.思想体系日趋完善
C.社会矛盾走向缓和
D.君主专制逐渐强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战国到西汉武帝时期,到宋朝,再到明末清初,君主专制不断加强。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大一统的要求;朱熹的“君臣关系”更是对社会中君臣父子等级秩序合理性的阐述,而黄宗羲“君主为天下之大害”的言论则更进一步说明当时君主专制的强化程度。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大学》里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王阳明的哪一个主张刚好与之契合?
A.知行合一
B.存天理,灭人欲
C.心外无物
D.致良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大学》这一主张的意思是只要心中不想,你将听不到、看不见,就是食用也感觉不出味道来。这和王守仁的心外无物的观点类似。故选C。A项是唯物主义的观点;B项是朱熹的观点,是对人的伦理要求;D项是王守仁探求理的方法。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宋明理学中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观点。宋明理学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是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人身上是要求人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宋明理学注重人的内心修养,注重气节、使命感和责任感。宋明理学虽然扼杀了人性,但是对培养民族性格起了重要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红专大学招牌各处可见,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一五”计划重视工业化建设
B.“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
C.“大跃进”运动的全面展开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题干时间信息“20世纪50年代”可以排除D项,“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来的;材料反映了文化领域的“大跃进”现象,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据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0000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还不到500人。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只有22个研究单位,200多名研究人员。?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时间
| 重大成就
| 作用和意义
|
1961年
| 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
| 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制造此类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
|
1965年
|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
1974年
| 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 是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
1988年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 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
|
1999年
| 我国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
| 为我国载人宇宙飞船奠定基础
|
? ——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材料三: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的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编者选编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归纳材料三出现的原因。
(4)据材料三可得出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1)新中国成立时,现代科学技术基础十分薄弱。(2分)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丰硕的成果,不仅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而且有些项目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分)
(3)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第二,党和政府对发展科技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第三,与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创新精神分不开的。(6分)
(4)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结合,促进经济发展,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