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福尔敦演说
B.杜鲁门的国情咨文
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
D.戴高乐的就职致词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二战后,和平学迅速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有人认为和平分为“消极和平”和 “积极和平”,以下属于“消极和平”的是
A.美苏核军备竞赛
B.热战
C.不结盟运动
D.冷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消极和平”才是本题的题眼,冷战期间尽管没有发生世界大战,尽管是和平时期,但是这个和平是提心吊胆的和平,是时刻充满危险的和平,是典型的“消极和平”。所以本题答案是D.冷战。另外,? C.不结盟运动是“积极和平”。 A 、B两项连和平都不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围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另一场战争”是
A.战后美苏争夺世界
B.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下贸易竞争
C.战后美欧争夺世界市场
D.战后欧美与亚非拉民族国家争夺世界世界原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材料中提供的是时间是1945年后,即是二战后,二战后的另一场战争即是指美苏的“冷战”,两极格局下美苏为了各自国家的根本利益而相互对抗,雅尔塔体系下美苏两极对抗,争夺世界霸权。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

1986年美、日、西欧力量对比图
[? ]
A.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格局形成
B.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明显加速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朗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开始形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苏联“八一九”事件反映的主要矛盾是
A.苏联的民族矛盾
B.苏共党内矛盾
C.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矛盾
D.苏联各阶级之间的矛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对苏联解体的认识。A、B、C、D四项所述的四种矛盾都存在,但主要矛盾是D项“苏联各阶级的矛盾”,因为自这之后,苏联的社会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