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中国科技近代化具有地域不平衡性
B.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逐年缩短
D.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两地的近代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技术发明及时间,可以看出,中国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排除B;C项中的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逐年缩短,与表格数据不符,故排除C;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根据上海和重庆引进的时间差可以看出,中国科技近代化的地域的不平衡性。故选A。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通讯工具进步的特点。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
A.慈禧生活俭朴 ?
B.中国不需要汽车
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历史照片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脚步,是再认、再现历史的宝贵资料。下图所示是上海《从杨树浦到外滩的3路电车》的照片,对照片反映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有:
①上海已出现了城市公共交通 ②上海的电车极有可能是引自西方国家
③该照片的拍摄不会早于20世纪初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的发明创造中,有许多新兴通讯和传播工具影响中国人的生活长达百年以上,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下列通讯和传播工具中属于这种情况是
[? ]
A.电话
B.电报
C.电视
D.互联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外国近代的公路修筑技术传入中国是在
[?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清末民初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