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预测(2018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同时也接过了这种文明所能发挥的竞跑能力”说明了事件和文明的延续性和传承性。根据所学知识,近代中国的落后源于中国的封建落后的社会制度,不是源于明清时期的民族退化。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江南修筑一项水利工程,当时的运作程序应该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唐代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分工是中书草拟,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因此B项符合唐代政治的运作程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九卿
(一)
皇帝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二)
材料二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摘自《旧唐书》
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皇明祖训》
请回答:
(1)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央官制的设置有何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为此,北宋统治者是从哪些方面加以解决的?(4分)
(3)据材料三分析明太祖是如何认识丞相作用的?为解决这一问题,他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4)综合上述内容,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参考答案:(1)变化:由秦朝三公九卿制变为隋唐三省六部制。(2分)影响: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2分)
(2)状况: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解决: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2分)
结果:诸侯王不断叛乱,以“七国之乱”最为突出(1分)
措施:实行“推恩令”(1分)
(3)认识: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措施:废丞相,六部直属皇帝。(4分)
(4)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直至被取消。(2分)
本题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图表判断图一为秦朝三公九卿制,图二为隋唐三省六部制,变化产生的影响可根据三省六部制的意义解决。
第(2)问,材料二中“擅自署置”“实非王臣”可以看出地方藩主权力很大,中央难以控制;由“ 《旧唐书》”判断为唐代,得出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现象。北宋解决联系所学知识。
第(3)问,从材料中“不旋踵而亡”、“专权乱政”、“ 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体现了丞相的危害。措施联系所学知识。
第(4)问注意联系材料归类,材料一,三体现中央机构的演变,材料二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主干知识,历史识记知识主要是不同朝代的措施,能力要求主要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难点在古文的阅读理解。还可以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评价等。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材料中的“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可得出正确的答案为B项。A项表述的是经济上土地制度的变法,与材料中要求的政治上的变革不相符合。C项是思想上的变化,也与材料要求不符合。D项表述的是社会性质的变化,也不是政治上的转型。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县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口号代表一种精神、一种希望,也曾使国人振奋。下面口号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实业救国” ②“民主与科学” ③“自强”“求富”④“超英赶美”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实业救国”是在19世纪末提出;“民主与科学”是在1915年掀起的新文化运动中提出;“自强”“求富”是在19世纪60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中提出;“超英赶美”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点评:近代中国思想主张要注意分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分阶层(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顽固派;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进行分类记忆,抓住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并通过比较加深理解。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柏拉图和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