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不能反映出
时期
| 主题词
|
“一五”(1953-1957)
| 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
“二五”(1958-1962)
| 大跃进、大倒退
|
“六五”(1981-1985)
| 走向改革开放
|
“八五”(1991-1995)
|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
“九五”(1996-2000)
|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
“十五”(2001-2005)
|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
“十一五”(2006-2010)
|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
A.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
B.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日益成熟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完善
D.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将四大家族企业比较完整地接收,并在农村土改中保留富农经济,这两种做法的根本目的都在于?
[? ]
A.加快恢复发展生产
B.变革生产关系
C.稳定资产阶级
D.减少阻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B、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
C、抵制“大跃进”的错误
D、政治运动干扰生产活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的肯定和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