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如下图所示,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次外交高潮。下列选项中与之相适应的是? 

[? ]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美联合公报》?开展多边外交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建交公报》? 
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朝核六方会谈? 
D.?不结盟运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2、判断题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的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需求
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C.中国需要美国支持以对抗苏联
D.中美关系正常化推进台湾问题解决 
 
	        3、判断题  2011年3月22日中国就联合国是否对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的1973号决议的表决投票时,中国政府是投了弃权票,这是继上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本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后,中国又一次投了弃权票。由此
说明中国实施的外交政策是 (  )
A.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建立新型区域合作关系
C.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判断题  2002年,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成员,根据WTO的规则,我国市场将全部对外开放。早在100多年前,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也使中国全境对外开放。然而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主要表现为
A.“门户开放”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而加入WTO则是我国长期争取到的权利 
B.“门户开放”是清政府被迫对外开放,而加入WTO则是我国主动对外开放
C.“门户开放”政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加入WTO扫除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障碍
D.加入WTO全面否定了“门户开放”政策规定的外国对华贸易的最惠国地位
 
	        5、判断题  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六国的“上海合作组织”,其中增加的是
A.哈萨克斯坦
B.乌兹别克斯坦
C.塔吉克斯坦
D.吉尔吉斯斯坦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