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95年,旨在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贸易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目标的某国际组织成立。该国际组织的图标是

A.图1
B.图2
C.图3
D.图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贸易组织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是宣传美国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的载体。《时代》也比较注意对中国的介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50年12月11日期刊封面人物是毛泽东。

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红色的基调和一群蝗虫围绕。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红色的基调”和“一群蝗虫围绕”?(4分)
材料二? 1954年3月10日这一期是周恩来。标题是:红色中国的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Waging War and Talking Peace”。

1971年11月8日的封面,人物是周恩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

(2)材料二中1954年周恩来“谈论和平”有哪些表现?(4分) 1971年“中国人来了”有什么喻意?(2分)
材料三?这是1972年2月6日的期刊,标题是: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画面表现着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中国的歌舞表演。

(3)促成1972年“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的因素有哪些?(3分)产生了哪些成果?(3分)
材料四? 1979年1月1日期刊,邓小平被评为年度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4)你认为1979年的1月1日的美国《时代周刊》把邓小平被评为年度风云人物的因素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1)理解:红色的基调指的是我们建立的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一群蝗虫围绕体现了美国对我国的仇视,意识形态的对抗。(4分)
(2)事件: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中印、中缅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中印联合声明中将“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议,推动了会议的进展。(4分)
喻意: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分)
(3)为什么: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遏制中国政策破产;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威胁中国安全;(3分,写出“美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有利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等也可以酌情给分)
成果:签署《中美联合声明》,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3分)
(4)邓小平倡导中国改革开放;中美建交,美国对中国的关注度提高,看法进一步好转。(4分)
本题解析:(1)红色象征着我国的政权的性质,蝗虫则是美国对中国的仇视。(2)“一边谈论和平”的重要的事件包括周恩来率队参加的国际会议和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在相关会议中,中国的参与推动了会议的成功。1971年“中国人来了”指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缓和化的重要原因在于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自身实力的衰退和苏联军事实力的增强都有助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最终签署了《中美联合声明》。(4)把邓小平评委风云人物可以从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等角度进行分析。
点评:战后美国执行抵制中国的政策,《时代周刊》的封面正是体现了这一点,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中美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在20世纪60、70年代,美国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国力衰退,与此同时苏联的军事力量得到很大的发展;中国同苏联关系恶化,中美有着联合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因此在70年代中国同美国关系正常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在这里康有为提出应
A.剪辫易服
B.实行君主立宪
C.发展近代交通
D.采用机器生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践行天理需要培养严肃的、谨慎的、一贯的精神态度,具体应做到“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所谓“外无妄动”,即是在容貌、服饰、态度、动作上都要整齐严肃,“坐如尸,立如斋,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重,口容止,气容肃”。外无妄动,便自然内无妄思。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朱熹的理学。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内无妄思",即是念念存天理而去人欲。所"外无妄动",即是在容貌、服饰、态度、动作上都要整齐严肃,这位思想家是朱熹。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哪些行为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从而引发全球生态危机和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
①把污染重和利润低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②将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向他国倾卸③凭借自己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④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的题眼在于“破坏自然环境和引发全球生态危机”。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虽然对发展中国家不利,但与题干的要求没有联系,所以最正确的答案应该为B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