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8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农业的特征是掌握作物的生长规律,按规律播种、管理和收获。采集经济、渔猎经济不是人为播种作物,而是从自然界获得自然生长的动植物,动植物生长的过程没有人的劳动参与,排除AC;畜牧业虽有人类的劳动参与,但与农作物的播种无关,因此排除D 。B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2000多年这一时间可以排除隋朝时期大运河与赵州桥。位于四川成都平原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A项符合题意,排除位于关中地区的郑国渠。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水利的兴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南越王国是秦末汉初时,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的一个独立王国。上世纪80年代,在广州出土的南越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国君的坟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广州市政府在其基础上,建成南越王博物馆,参观南越王博物馆你可能
A.看到有粉彩瓷器
B.了解到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C.只看到少量的青铜器,而看不到铁器
D.听讲解员讲述当时南越国人采用曲辕犁耕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南越王国是秦汉之交的边际小国,生产力发展较为落后,铁制农具尚未出现,C项符合当时史实,明清时期才出现彩瓷,A项不合题意,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才比较繁盛,广州应在此时成为重要港口,B不合题意,曲辕犁在唐代北方地区出现,D项也与题中给出的时间特征不符,答案选C项。
考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点评: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部门众多,手工业产品精美,技术精湛,深受世界各个国家的欢迎,成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象征,尤其是丝绸,瓷器,青铜器等最具世界影响力。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涉及纺织,制瓷和金属铸造技术等手工业部门,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为主,准确识记是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经济活动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的是
①用水排鼓风冶铁 ②用灌钢法炼钢
③到乡村赶草市 ④在省城住会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材料二: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
材料三: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四: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五: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材料六:“农为天下之本分,而工贾皆其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雍正王朝》
请回答:
(1)材料1、2、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4、5、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你认为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哪些?(4分)
(3)材料6反映了什么思想?(1分)请简要评价此思想。(4分)
参考答案:(1)现象:反映了在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4分)
(2)现象: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原因:经济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是为了防范外敌,维护封建统治。(6分)
(3)重农抑商思想。在封建社会前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但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是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5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中“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可知出现了雇佣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第(2)题“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可知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第(3)题从“农为天下之本分,而工贾皆其末也”可知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根据所学知识概括。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一次世界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