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受1946年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打击最大、最直接的是
A.农民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在华政治、经济等特权。之后,美国大量对华进行商品输出,排挤了国货。有人称这一条约为“新二十一条”。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
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④ 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中日甲午战争后,作为科举考试的佼佼者,他抱着满腔的爱国热情从封建的营垒中走了出来,投身于近代实业。希望通过兴办实业来挽救走向衰落的清朝统治。因此①②是正确的选择。故选A。③项错误,张骞的做法并非为了批判科举制;④项错误,材料并未交代张骞对经济与政治关系的认识。
考点:实业救国
点评:近代民族危机严重,实业家们通过兴办实业报效国家,挽救民族危亡。但是在中国的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下,兴办现代实业受到重重地阻力。本题即体现了实业家以国家民生为己任,为民族的独立和富强奋斗的精神。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一战”期间长江流域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部门是
①船舶修造业 ②食品工业?③纺织工业?④钢铁冶炼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纺织业和面粉业,因此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假如你是一位民族资本家,你在解放前可能的经历是
①甲午战争后,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好
②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
③20世纪20年代,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度发展比较顺利?
⑤抗战胜利后很长时间,经营条件明显好转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①②③④是对的。所以选D。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说明
A.受外商企业和洋务派企业的刺激
B.清政府扶植沿海地区兴办企业
C.东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D.沿海地区适宜使用机器生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东部沿海地区由于西方列强经济侵略较早,故自然经济解体较早,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劳动力丰富;再加上经济较发达,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故正确答案为A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