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存到州县两级制,再到文臣、通判的设置,反映了( )
A.中央政府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
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的趋势
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 的能力。题干表明中央权力不断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所确立政体的相同点主要有(?)
①政权组织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标志着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
③议会一般实行两院制?
④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①不对,如德国不是责任内阁制,君主掌握大权;②不对,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不彻底不完善,带有专制色彩;③④正确,美法议会分参议院和众议院,德国议会分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三国宪法都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点评:用表格法归纳
?国别
?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宪法或宪法性文件
《权利法案》
1787年宪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立法机关
上下议院
参众两院
参众两院
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
行政机关
首相及其内阁
总统及其内阁
总统及其内阁
宰相及其内阁
?元首
?国王
?总统
?总统
?皇帝
政府首脑产生方式
议会选出
选民间接选出
议会选出
皇帝任命
体制特点
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
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的形式,无责任内阁
国家结构
?单一制
?联邦制
?单一制
?联邦制
?
元首与议会关系
?
议会不受元首干预
均由选民选出,国会与总统相互制约
议会选总统,相互制约
皇帝世袭,有权解散议会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9年3月福建龙岩市高三质检)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强力敦促下,美国众议院2月28日以244票赞成、188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总额为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这意味着奥巴马在实施拯救美国经济的“新政”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总统在财政上受到国会监督与制约
B.美国的国会由参议院和从议院组成
C.总统提交的各种议案需经国会审议
D.美国国会拥有最高立法权和行政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美国国会拥有最高立法权,行政权归总统。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0分)下面所给材料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发展的一些情况,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标示①②③④曲线,分别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几种经济成份。

材料二:1872-1894、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

材料三:下图是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部分行业的经济发展指标(1933年指数为100)
?
请回答:
(1)依据产生时间及发展的阶段特征判断,材料一中代表近代民族工业的是哪一条曲线?(1分))它在中国19世纪60、70年代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2)材料二中,近代民族工业在第二时期有了较大增长,其增长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张謇等企业家在此时提出的救国口号是什么?(1分)
(3)材料三这一情形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参考答案:
(1)③;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已经开始解体;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运动的诱导作用。。
(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设厂自救等
(3)国民政府实施币制改革和发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人民群众掀起“抵制洋货、爱用国货”的爱国运动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百世之下,使百世以上之大道昭如日月,沛若江河,微朱子,孰与归!故曰:朱子者,孔孟后一人也。朱子之道,既上接孔孟,下轶周程,则朱子者,天下之朱子也,万世之朱子也!
——摘编自《婺源县志》卷六十六
材料二?我们需要把朱熹真正从“圣”再还原为人,让他重新回到多维文化视野中。朱熹的历史功绩不过是完成了一次文化超越,使整个民族完成了一次理性的文化超越,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中,他的文化思想积淀成为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潜移默化着民族的思维模式、心理习惯、性格气质、生活方式。……孔子建立的仁学,强调了人的群体价值,而忽视了人的认知价值,朱熹发展了这种仁学,也就同时承袭了这两个缺陷。
——摘编子束景南《朱子大传》
(1)据材料一回答,作者对朱熹持何种态度?(2分)试结合朱熹的主张分析作者持该种态度的原因。(4分)
(2)材料二中,作者对朱熹本人和朱熹的主张分别是如何评价的?(9分)
参考答案:(1)高度赞扬并神化。(2分)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符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维护统治的需要,故作者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大肆宣扬。(4分)
(2)对朱熹的评价:仅从文化角度对朱熹进行了客观的评价。(3分)对其主张的评价:认为朱熹传承了儒家文化,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为朱熹继承了孔子主张中的部分弱点,阻碍了社会的进步。(6分)
本题解析:(1)第一问,有关材料作者对朱熹的观点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的翻译并理解材料原文的含义,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来分析作者对朱熹的观点。通观材料一,尤其是材料中的“天下之朱子也,万世之朱子也”突出的表明了作者对朱熹的高度评价与无限的崇拜。有关原因的问题,需要依据作者的观点与立场分析,并结合朱熹思想的作用来分析。
(2)第二问,首先作者对朱熹本人的评价,依据材料中的“我们需要把朱熹真正从“圣”再还原为人,让他重新回到多维文化视野中”这个内容来分析,把朱熹从圣人还原成“人”,去掉了他身上神圣的光环,客观的评价了他;对朱熹思想的评价材料内容的观点是一分为二的,既肯定了这种思想的积极意义,也阐明了朱熹思想的消极影响,是客观正确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