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这表明
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
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
C.苏联与英国面临着共同的敌人
D.丘吉尔变成苏联利益的维护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干中丘吉尔的话“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可以看出,在反法西斯这一问题上,英国和苏联站到了一起。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说法不符合史实;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和D.丘吉尔变成苏联利益的维护人,忽视了英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二战中英苏关系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利坚合众国和苏联两国力量的巨大增长,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局,具有重大意义。正当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界政治上还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欧洲国家,似乎降到了无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和苏俄已经成为超级大国,它们的地位在战后年代里由于核武器的发展越来越巩固了。
——《阿登纳回忆录》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
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三
1970年
| 美
| 日
| 西德
| 法国
| 资本主义世界
|
工业总产值
| 37.8
| 9.45
| 10.1
| 6.5
| 100%
|
出口贸易
| 15.2
| 6.9
| 12.2
| 6.4
| 100%
|
黄金外汇储备
| 5.3
| 5.2
| 14.6
| 5.3
| 100%
|
?
材料四?进入70年
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世界格局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⑵材料二中阿登纳为改变二战后的国际局势提出了什么主张?举例说明他的主张是否得
到了落实?(4分)
⑶根据材料三、四,谈谈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怎样的影响?(10分)
⑷上述材料变化说明了什么?(3分)
参考答案:⑴变化:美苏两国成为世界格局的决定性力量,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原有优势地位。(4分)原因:美苏两国实力的增强且掌握了核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破坏巨大,西欧国家普遍衰落。(4分)
⑵主张:欧洲国家只有联合才能避免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2分)得到了落实: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等,说明作者主张得到了落实。(2分)
⑶美国经济实力的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力量不断增强,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6分)影响:西欧、日本在政治上日益摆脱美国控制,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加强,严重动摇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并冲击了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格局。(4分)
⑷国与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必将导致国际关系出现重大变化。(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6分)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
材料一?贾思勰:“秦孝公用商君。急耕战之赏。倾夺邻国而雄诸候。”
材料二?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反复的过程……一开始表现为思想家的构想,然后,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胜者或暂时胜者一方将其形式化、法律化,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历史性的进步。
——摘编自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材料三?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1891年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
李大钊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教程》
材料四? 201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来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孝公为实现其理想目标而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17——19世纪法国社会的相关史实,简要说明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李大钊对于儒家思想的观点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政治理想的一致性。(8分)
(4)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背景方面简要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现“中国梦”伟大理想的有利条件,以及中国政府为此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6分)
参考答案:(1)商鞅变法,奖励耕织,奖励军功(4分)
(2)17、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的思想;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法国政局变幻,君主派和共和派反复较量,社会动荡;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最终确立共和政体并逐渐得以巩固。(8分)
(3)康有为认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与西方的法律精神是一致的。李大钊认为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必须摧毁儒家旧道德。(4分)
政治理想的一致性:救亡图存,通过社会变革,实行民主政治(2分)
(4)有利条件: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4分)
政治措施: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实现依法治国;一国两制,推动祖国统一;(2分)
经济措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秦孝公用商君。急耕战之赏。倾夺邻国而雄诸候”可以得出其措施为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采取的措施奖励耕战,按军功授爵,最终使秦国迅速强大,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依据所学知识法国大革命经历了反复曲折的过程,符合材料中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结合相关史实可有17、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的思想;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法国政局变幻,君主派和共和派反复较量,社会动荡;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最终确立共和政体并逐渐得以巩固。
(3)由材料“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可以得出康有为认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与西方的法律精神是一致的,李大钊为首的新文化运动领导人主张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提倡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无论是维新派还是资产阶级激进派,都旨在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所以都强调救亡图存,通过社会变革,实行民主政治
(4)从9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的角度来加以考虑,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为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为此我国采取的措施有政治上完善民主政治,经济上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我国史学界曾就“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这一历史事件是
A.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
B.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C.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使得东西欧经济上造成了分裂。同时,西欧经济的紧密联系促进了一体化进程。故选C。A项是政治方面的内容;B项是欧洲一体化开始的内容,与欧洲分裂关系不大;D项是军事政治组织。
点评: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援助西欧,恢复发展西欧经济,壮大资本主义阵营同时抵消共产主义的影响;也想着通过恢复西欧经济增强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以遏制苏联。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大规模的运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对下图《被隔开的东西柏林》反映的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直接产物
B.根源是两种社会制度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C.美苏“冷战”造成恶果
D.反映了二战后德国的分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干的图片《被隔开的东西柏林》反映了二战后德国的分裂,发生在1949年。B、C、D符合史实;1955 年华约建立,开始与北约形成对峙局面,A项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发生在德国分裂之后。故选A。
点评:“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①消极:“冷战”局面形成后,美苏争霸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②积极:美苏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推动了世界整体的发展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