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今天陕西韩城市郊游一座“汉太史公墓”郭沫若曾为之题词。这位太史公的杰作是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后汉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D.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宗教改革并非废除宗教信仰,也不是不信仰上帝,而是使人们取得宗教信仰的自主权,挑战教会的权威,A、B两项错误,C项太绝对,因此选D项。
考点:宗教改革
点评:展望2013年的高考,西方人文主义单元内容仍然要重点掌握。从命题内容看,重点把握人文主义内涵实质和作用,宗教改革的实质和历史影响,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观点,理性主义的内涵和历史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A.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告台湾同胞书》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阐述这一方针。故D是正确答案。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一国两制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吕思勉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政治上的失败是因文化上的落后。”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①创立拜上帝教?②奉行平均主义?③重建等级礼制?④提倡效法西方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提倡效法西方是文化上的进步,而不是落后,因此排除故排除④;创立拜上帝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奉行平均会议说明具有空想性;重视封建等级制度说明具有落后性,因此①②③都是落后的体现。故选C。?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农民阶级领导的农民运动。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于阶级局限性,它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的指导思想,不能找到科学的施政纲领,不代表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太平天国运动常考的知识点有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施政纲领、失败的原因和影响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义和团运动二者的比较也要明白。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命名。原名胡洪骍的胡适,也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笔名。这反映了
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
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